2011年4月,西半球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再度走入人们的视线,时隔上次党代会14年后,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在哈瓦那召开。由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特别困难”时期,使得“六大”会期被一拖再拖。
1975年底,古共一大,此后1980年、1986年、1991年、1997年相继召开古共二大至五大。正因这次迟来的“六大”,以及这次大会将被着重讨论的有关古巴经济改革的议题,使其备受世界瞩目,也备受古巴国民期待。其实,古共历次党代会均在该国历史上具有“节点”意义。
古共一大确定最高领导层
1902年古巴独立后不久就有了一些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组织。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古巴人创立了第一个国际化的古巴共产党。该党是第三国际的成员,接受莫斯科领导,后来因为选举需要改名为“人民社会主义党”。
人民社会主义党最初对卡斯特罗持怀疑态度。后来,苏联和古巴共产党的合作不断增强的同时,古巴共产党的国内政治地位也日渐稳固。1961年7月,卡斯特罗领导的“7·26运动”、人民社会党和“3·13革命指导委员会”正式合并为古巴革命统一组织。1965年10月3日最终更名为古巴共产党。
1969年的古共党员只有5.5万名,占总人口的0.7%,是世界上最小的执政共产党。20世纪70年代开始机构扩展。1975年12月古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共有党员20万。大会通过了党的基本纲领和党章,选举了新的领导机构,提出了新的宪法草案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76~1980),决定建立经济计划管理体制。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劳尔·卡斯特罗自1975年古共一大后分别任第一书记和第二书记。
古共三大续会正式通过党纲
1980年12月古共二大召开,大会修改了党章,制定了内外政策,并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1981~1985)。1986年2月古共三大召开,当年12月还举行了古共三大续会,正式通过党纲。党纲规定,古巴共产党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古巴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目标是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并使之成为唯一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改善古巴共产党作为整个社会生活最高领导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组织。
古巴共产党认为,以美国、苏联为主的两极世界已演变为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但世界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并未消失;认为各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美帝国主义;愿意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国家发展关系;主张缓和、普遍彻底裁军、全面禁止核武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实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
古共五大首提优先发展经济
由于苏联解体,1990年8月古巴政府宣布进入“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1991年10月古共四大召开,大会决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计划经济。不过,自1993年起逐渐开始经济变革。1997年古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坚持一党制、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以外,首次强调把经济工作放在优先地位。当时古巴共产党有超过78万党员,32.1%为工人,13.8%为技术职业人员,8.2%为教师,7.5%为服务业劳动者。另外古共还下属有各级党校,还有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和少年先锋队员联盟,分别对青年和少年进行政治教育。
古共全国代表大会本应5年举行一次,但由于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古巴面临“特殊时期”的严重困难,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一直未能举行。 (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