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稀老人痴迷收藏很认真
——我搞收藏就想给子孙后代留下点儿东西
  • 2011年04月18日 作者: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郑美芹 张大宁

    背带裤、领带、礼帽  这就是苏贻兴老人。潜心研究如同他的穿着一样考究。76岁的苏贻兴从退休就致力于收藏,当问起他为何如此痴迷于收藏的时候,他有些激动地说,为了抢救国家文物  

    一幅《百兽图》让他如获至宝

    刚到家还没来得及坐下,苏贻兴就拉着记者走到他的阁楼里,面积不是很大的阁楼俨然像是一个古物珍藏馆。墙上挂的、桌上摆的、厨里放的,无处不有。大到字画、藏书、竹简、小到各类瓷器、元宝、银元、铜钱。

    还没等记者开口,苏贻兴就主动介绍他的宝贝们了。“这几幅是唐伯虎的《仕女图》,颜色浅一点的是真迹。”接着他又拿出了刘墉、康有为、于右任等名家的书法作品向记者展示。在众多的书画中,苏贻兴对张大千的《嫦娥奔月》情有独钟,“现在嫦娥一号都升空了,嫦娥奔月的神话现在居然成真了。”在一个精装的盒子里,苏贻兴拿出了一幅《百兽图》,这也是他最收藏得意的一幅字画。据老人介绍,这幅画长3.5米,是唐代画家韩干的作品,画卷上总共有100种动物,包括骆驼、老虎、大象、亚洲犀牛、水牛、穿山甲、河马等,“现在很多动物已经灭绝了,我们要更加爱护身边的动物啊!”苏贻兴有些激动地说。

    痴迷十多年夫人也“移情”

    除了众多的书画作品,遍地堆放的瓷器也件件是宝。他收藏的瓷器,以宋、元、明、清四代居多,两宋官窑瓷器、元青花都是他的最爱。关于真品、赝品,他讲述了一开始从事收藏时的故事。由于是半路出家,他在刚涉足这一行业的时候受了不少骗,“那时候不是很懂,买了很多假货。”为了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他买了上百本鉴赏、历史方面的书,在收藏的过程中也请教过不少专家,“什么都得学”。经过10多年的潜心学习,一些仿真度很高的赝品也逃不过他的眼睛,“接触多了,慢慢就上道了。”

    1995年退休后,苏贻兴本该过一个退休老人的安逸生活,而他却投巨资搞起了收藏,一开始他的夫人颇为不解,“花那么多钱买些瓶瓶罐罐有什么用。”但经过多年的熏陶,她也渐渐喜欢上了收藏,“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既然他喜欢就让他弄吧。”现在她对收藏也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采访中,苏贻兴老人一时想不起文物的名字、出处时,她总能适时加以补充。苏贻兴风趣地说:“现在她也是专家了。”

    爱心收藏家收获好心情

    苏贻兴说:“小商小贩并不懂收藏,不懂得珍惜,对国家来说是一种损失。我收藏并不是为了钱,就是想给子孙后代留下点儿东西,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据苏贻兴透露,他收藏的这些东西准备让他的孙子继承,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他的孙子苏洵东今年已经10岁了,“他已经懂一点收藏方面的知识了,还得继续学习。”苏贻兴的脸上透出了骄傲的笑容。

    苏贻兴还是一位爱心慈善家和见义勇为者。早在1995年非洲人民饱受饥寒之苦时,他在家庭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向非洲人民捐款50元人民币,山东省红十字会给他颁发了“援非捐款、发扬崇高国际主义精神”纪念证书。1989年4月,他不顾生命危险,抢救了一位落水市民,他见义勇为的壮举,一时在油田职工中间广为传颂。

    在采访最后,苏贻兴说自己从事收藏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快乐,“收获了幸福、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好心情,身体自然就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稀老人痴迷收藏很认真
东营恒基百万旗云,千万钜惠感恩回馈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