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雪八昼夜 我们坚守岗位
  • 2011年04月18日 作者:
  • 【PDF版】

    1968年7月,我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分配到九二三厂钻井指挥部3252钻井队,从场地工开始做,捞砂子、滚钻杆、洗套管螺纹、抹丝扣油、挂绳套、摘绳套。当时的3252队,有职工60余人,从1968年7月开始,陆续分来大学毕业生近20人。一个钻井队就是一个独立单位。只要开钻,一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直到完井。

    1968年11月中旬,3252队奉命搬迁到孤岛前线,新井位离现在驻地有100公里多。我们每天上下班由解放牌卡车接送。有时值班车外出,只有步行上班。

    1968年,冬天来到得早。11月底,就北风突起,天色大变。大雪一场接一场。自12月10日起,朔风怒吼,阴云密布,黑云几乎压到头顶。雪花时密时疏,有时纷纷扬扬,对面看不清人。有时如盐粒,迅速撒下。这场大雪足足下了八天八夜。

    我们靠着记忆,顺着依稀可辨的痕迹,一刻不停地奋力前进。走进井场时,我们都是浑身大汗。可是仍然比规定时间晚了40分钟。我们没有休息,而是立刻开始交接班。

    交接班完成后,风更紧,雪更密。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没有值班车,只能走回去。班长从废旧棕绳上截下几段,让每个人拴在腰上,互相连接起来,防止有人在风雪中走失。钻井指挥部领导说,工人很辛苦,作为领导,他不能回去,要和工人一起工作到雪停。钻井工程师、地质工程师、泥浆工程师,不用说,在这关键时刻,没有哪一个人会因为风雪回驻地休息。

    第五天早上,雪一直在下,积雪已经把值班房的窗户掩住。窗外依然北风怒吼,雪花纷纷飘扬,从驻地到井场的路,好像是在雪墙之间的一条冰沟。大约7:40左右,一队工人,满身白雪,向井场走来。他们是来接班的一个班。其中,有一位炊事员,用棉被包着包子,跟着接班工人一起到井场,给没有回去的同志来送饭。

    北风大雪,八天八夜,不停地刮,不停地下。我们3252队的全体人员,顶风冒雪,来回步行12公里,不间断地交接班,钻进、取沙样、分析、化验……没有停止过一分一秒,没有出现任何事故。

    当第八天,风停云散、艳阳高照之时,我们顺利钻穿油层,取得第一手油层资料!  (胜利油田黄河钻井总公司

    郭公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戊午年春节采访32358钻井队
难忘那激情岁月
风雪八昼夜 我们坚守岗位
让我们共回首50年光辉岁月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