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那激情岁月
  • 2011年04月18日 作者:
  • 【PDF版】

    1974年,已经是第三次重建的胜利采油指挥部东辛首站脱水站,年处理能力达到了120万立方米/年。可随着油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综合含水逐步升高,到1976年,实际能力要达到188万立方米/年的处理量,等于设计能力的156%。现有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远远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为此,我们多次要求扩建,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了油田生产的需要,我们在设计院和当时的采油维修大队的帮助下,对我站的脱水流程进行了改造。但流程改造增加了岗位工人许多工作量,而且,我们还要清罐、动火。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施工,确保油田上产的需要,当时的东辛首站领导决定把动员会挪到现场,由指导员张思先作了会战前的动员。于是就有了在脱水罐区前的“拼命大干社会主义”这幅照片。

    这次流程改造,主要是对来油罐一次沉降放水的改造。在流程改造中,首站全体职工齐动员,站长、指导员身先士卒,亲率职工打扫罐区,清除易燃物。岗位工人精心操作,将罐内的液面降到最低。大罐的人孔打开了,维修班长吉银寿第一个钻进去,虽然经过了通风,罐里的油气味依然很浓,在罐里干十几分钟就得出来透气。维修班和小班抽下来的同志一起轮流进罐,直到把大罐里彻底清理干净了。油气容器动火是最危险的一级动火,安全科的同志用仪器测定浓度已在安全范围。准备动火那一天,集输科、安全科和维修大队的人也都来了,谁也不敢动第一把火,站长涂连孝叫所有人都撤离现场,他点燃了一块油棉纱,从人孔扔进罐内,棉纱在罐内燃烧着,“安全了,可以动火了!”我们的清罐工作顺利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维修大队进行罐内罐外的流程改造。那阵子我和设计院、采油集输科的同志一起整天盯在现场,首站维修班也主动配合,场区红旗飘动,电焊闪闪,人各忙碌。经过半个多月日日夜夜的大干,流程改造终于完成了。

    流程改造后,原油含水由40%多降到了10%左右,也就是说有30%的水一次就沉降掉了,从而减少了脱水处理量,节约了电力和燃料。

    作为技术员的我,当时全方位地参与了此次流程改造。在1979年油田对技术干部考核时,我曾系统地对这次流程改造做了总结。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追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难忘那夺油会战的日日夜夜。“拼命大干社会主义,大干了还要大干”是那个时代油田职工为油而战的信心和决心。正因为有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精神和一代代石油人的战天斗地,胜利油田才有了辉煌的今天。 (油气集输总厂老年管理中心 李秀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戊午年春节采访32358钻井队
难忘那激情岁月
风雪八昼夜 我们坚守岗位
让我们共回首50年光辉岁月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