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散金台上说“两疏”
  • 2011年05月12日 作者:
  • 【PDF版】

    □王军

    枣庄市箩藤乡的箩藤村与城前村之间,有一处高约三米、长宽达一百多米的台形遗址,名二疏城,又名散金台。据《峄县志》记载:“二疏城,县东四十里,地名箩藤,汉疏广、疏受归老于此”。台上原有一寺庙,明弘治五年(1492),按察司副使赵鹤龄在寺前建二疏祠,嘉靖十年(1531)峄县县令李乃曦将祠移至寺后重修,并塑二疏像。

    二疏即西汉中期名臣疏广、疏受叔侄,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曾为太子少傅,叔侄同为太子刘爽(汉元帝)的师傅。

    在两位高师的教导下,刘爽柔仁好儒,敏而有辞,并且多才多艺,能写一手漂亮的篆书,至于弹琴鼓瑟、吹箫度曲、辨音协律等等,无不穷极其妙,令人叹为观止。但刘爽并不是当皇帝的料,他性格拘谨,优柔寡断,以至于父皇汉宣帝训斥他:““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并叹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果然,刘爽即位后,信用宦官,再加土地兼并盛行,社会危机日深,昭宣中兴从此开始衰败。

    由此看来,作为培养皇帝的老师,两疏虽然学问渊博,但其教育方法有很大问题。

    回头再说二疏。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一天,疏广对疏受说:“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疏受点头称是。于是,叔侄俩向朝廷上书称年迈多病,恳切要求告老还乡,“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易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

    荣归故里的叔侄俩,既没有把黄金分给子孙,也没有置办田产,而是每日在家中设宴,“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并将大部分黄金送给了贫苦乡邻。族人对疏广说:“你的子孙如今已到成家立业的年龄,你应该节省点,为子孙们购置点田地房产才是,千万别坐吃山空呀”。疏广答道:“家中已有的田地和房屋,只要子孙足够勤劳,不至于挨饿受冻,过上常人的生活没有问题。如果增加了,只能让子孙更加懈怠和懒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何况,过于富贵,还会招来众人的眼红和怨恨。”他仍旧天天宴乐,朝朝散金。据《齐乘》云:二疏归乡里,顾有旧田庐,娱乐终身,不为子孙增益产业,宁有如是之宅?询之耆旧,谓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共筑此城。即城内古寺其故宅基也。

    疏广的做法看似不近情理,但他的功成身退使他得以颐养天年,后代虽没见有什么大作为,但都平安度过了一生。

    可是,古来有多少人参不破这个道理啊,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许多人一辈子兢兢业业,克勤克俭,甚至有的人走歪门邪道,贪污纳贿,广积田产,目的就是想给子孙多留下点东西,让他们不仅衣食无忧,而且还要享尽荣华,而结果如何呢?

    想到一个故事:清朝末年,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还乡,在长沙大兴土木,建造亭台楼阁,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房产。他担心工匠们偷工减料,每天都要到工地转一转。有位老工匠对他说:“大人,请您放一百个宽心,我做了几十年工匠,造过无数高宅豪第,从没有倒塌过。但是,屋主易人可是常有的事情。”左宗棠闻听此言,一脸惭愧而去。

    今章丘博平村有一条古官道旁,一个个古老的大宅门气派异常,令人啧啧称赏。想当年,一个个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从这里出出进进,何等显赫。然而曾几何时,如今的后代们守着已显破旧、屋顶长满蒿草的老宅子,不仅没钱翻盖,甚至房屋坍塌了都无力修葺,彼时的“笏满床”、“歌舞场”,眨眼间变成了陋室空堂,衰草枯杨。

    如今,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关心超过了历朝历代,“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好像成了许多做父母的共识,然而,自古至今,多少人正是从小吃苦历经磨难才锻炼成才的;而娇生惯养,从小养尊处优不但鲜有出类拔萃者,甚至走向反面,财富不但没给他们带来好处,反而成了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

    林则徐也说过:“子孙若我,要钱干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若我,要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他的话和二疏的做法如出一辙。直到今天,一些有识之士也在用散金的方式,回报社会,而不愿让财富成为后代们的负担。这就是散金台给为人父母者的启迪。

    直到今天,一些有识之士也在用散金的方式,回报社会,而不愿让财富成为后代们的负担。这就是散金台给为人父母者的启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学文化
开天辟地建伟业
有“蓬”自远方来
散金台上说“两疏”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