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丽 戚淑军 实习生 张晓伟 徐青
继1993年大修之后,二环西路又迎来了它生命里的重要时刻。近日,记者来到这条道路附近的村居,探访它在时空隧道里留下的印记。
原来仅有两车宽路边白杨脸盆粗
贯穿南北方向的二环西路把槐荫区刘堂村隔成东西两部分。80岁高龄的高老先生常在路边屋檐下闲坐,和村里人闲拉呱时,也常常讨论这条路这次大修后会变成什么样。“原来这条路没名字,就是一条土路,属于段店北路这一段的。”高老先生回忆说,二环西路是1993年将原有道路拓宽改造后起的名字。“那么路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高大爷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我记得(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这条路,路两边是水沟,隔开庄稼地。”
1980年,在省城西部段店镇长大的谭先生正式参加工作,由于经常要从二环西路经过,他对这条路逐渐熟悉起来。记忆最深的,是路两边粗粗的毛白杨。“当时绿化没有现在这么规整,品种很杂,但是树真是粗。”现在回忆起来,谭先生仍情不自禁地感叹,树的直径得有40多厘米,看上去足有脸盆粗。
谭先生说,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二环西路西侧的张庄机场经常迎来参观视察的领导人,甚至不缺乏外事活动。路两边的白杨被刷上白石灰,笔直地站成一长溜,看上去庄严气派。
在谭先生印象里,一开始,这条路往北只能到张庄附近,到不了吴家堡镇,路面也窄,“比辅道宽不了多少,也就是让两辆车会车的宽度。”后来,这条路又经历了两三次大修,最大的整修是1993年的时候,经过延长拓宽,形成了现有的模样。
马车·拖拉机·货车路在变,车在换
变化还发生在通行的车辆上。
现在,家住刘堂村的老人张奶奶还直感叹,“那时过两个车都勉强,但就不觉得路有多窄。”她说,那时候村民出门,几乎都是一双脚走路,后来才兴起骑自行车。
谭先生说,自己参加工作之后,路上已经能时常看见拉菜的马车、地排车,这些车把新鲜的蔬菜送往城里的蔬菜公司,还有从黄河北到南山拉石子、石材的马车。后来,拖拉机逐渐出现,路上充满了“突突突”的响声。再后来,各种各样的大货车也上路奔跑,“有的大货车简直像火车盒子一样”。
二三十年过去了,现在的二环西路更加喧嚣、繁忙。餐饮、超市、家居、汽车服务,路的两侧店铺林立,马路上不时有货车呼啸而过,带起一阵飞尘。
一家汽车维护店的老板向记者介绍说,这一带的车流量非常大,其中货车占了大部分,路上最常见的就是汽车服务店铺。“好在来往车辆多,店里生意还不差。”
“过往车辆特别多,白天晚上都不停歇。”在路边开快餐店的徐女士指了指店前穿梭的车辆,她说,现在二环西路路面都已经有了很多裂纹,因为车流量非常大经常堵车,“是该修修啦。”
平房变成楼房农村成为回忆
二环西路由原来的小土路变成了济南市的外环路。而如今的刘堂村,也不再是以前的小村。
“1993年修路以前,这儿连个商店都没有,早上想吃油条都要去西边的镇子上买。”回忆起修路以前的生活,60多岁的村民刘女士很是感慨。“我年轻的时候,这里属于农村,是济南的郊区,四周全是平房。现在的东刘堂小区和小区以南的那一片地,那时候还是田地,村子里的人就靠种地赚钱过日子。”
就连村里最早的楼房也是因为这条路才出现的。刘女士说,那次修路的时候,因为要拓宽路面,拆掉了靠近路边的一些房子,后来是政府盖起了楼房,补偿给村民,刘堂村这才有了楼房。
“像是一晚上冒出来的,开始没在意,突然就发现路边开满了店铺。”刘女士说,与此同时,外地来这边开店做生意的也越来越多,刘堂村也越扩越大了。现在村里几乎家家往外租房,外地人比当地人都多。现在这里虽然还是属于郊区,但是消费水平挺高的。
“现在的房子都卖到了四五千块钱一平米,那时候我们家900块钱就盖了一个小院呢。”刘女士沉吟了一会儿,语气有些感慨:“路修起来了,两边的村庄就越来越少了,都会换成小高层。你看,建西客站的于家庄、饮马村,现在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