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观众和影评人们作对似乎成为评审团们的必修课,几乎每年的金棕榈都不会颁给评分最高的那部。”在本届戛纳电影节颁出所有奖项后,有评论者如此说。但从颁出的奖项看,戛纳电影节的奖项还是比较靠谱,有着一贯的“戛纳风格”,那就是虽然在商业和艺术中间摇摆,但最终,戛纳选择的还是直指人心的东西。
靠谱电影节的标准:
评委选出直指内心的作品
皮特新片《生命之树》获得本届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生命之树》被认为是一部很玄的片子,该片在电影节上放映时,影院里同时传来嘘声和鼓掌声。但电影节评委杜琪峰说,戛纳电影节的最后奖项都是所有评委投票产生的,最终获奖的一定是那个得票最多的,正面回应了有关奖项的种种花边和潜规则说法。
《生命之树》的获奖,起码证明了一点,那就是靠谱电影节的标准要求评委选出直指内心的作品。尽管以艺术见长,戛纳电影节也一直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摇摆,比如这一届就有某部电影被指责好莱坞的味道太浓。但戛纳电影节把最佳影片颁给《生命之树》,证明了在票房为王的时代里艺术的坚持。评价在普通观众中呈现两极分化的《生命之树》,讲的是一个宏大玄深的主题,从一个家庭引至全人类再引至宇宙,精美的镜头与自然景象令很多人折服。
对于这种坚持,戛纳电影节总监迪耶里曾说:“面对互联网、电视和电子游戏这些无处不在的图像,电影在抵抗着。以前只有它独自挺立,现在处于许多图像中间。但电影充满力量,它继续起着梦想的作用,像一个乌托邦,导演们证实了电影创新可以来自他们自身。”在商业大片霸道地占据世界影院的时代,还有戛纳电影节这样一个角落述说着梦想,没有梦想,电影还算电影吗?
华语电影的软肋:
沉迷于票房和没有标准
“华语电影必须加把劲”,这是某网站在调查对戛纳电影节赛果时得到的最多的评价。在我个人看来,“华语电影必须加把劲”有两层意思,第一,华语电影太沉迷于票房论了;第二,华语电影目前没有好坏的评价标准,拙劣的影评在为华语电影减分。
说华语电影太沉迷于票房了,不是说华语电影的票房已经很高了,100亿的票房,放到各国电影票房排行榜里仍不算靠前,况且,我们有世界最多的潜在电影观众。中国电影界习惯把电影分商业片和文艺片,认为商业片一定是奔票房去的,文艺片活该没票房。但中国累计票房最多的导演冯小刚说,从《集结号》开始,自己都在拍文艺片,《唐山大地震》是,《非诚勿扰2》是,但卖得比商业片还高,这些电影都能往观众心里去,都有很高的票房。相对于以恶搞、大投入大产出为操作方式的所谓商业大片,冯小刚是中国电影孤独的异类。
我认为,目前的中国电影不是缺艺术家,也不是缺资金,而是缺评价好坏的标准。更为尴尬的是,中国的影评人严重缺位,多的是拿钱写软文的捧杀者,以及不懂装懂棒杀者。棒杀者认为,所谓的“批评”就是“批”,他们不知道“评”。《战国》《关云长》遭受恶评,绝不是这两部电影差到什么地步,而是涌动的黑水在棒杀,而这是不符合电影发展的正常规律的。在中国的影评人成为雇用者去捧杀或棒杀一部影片的时候,中国电影到哪里去找好或者不好的标准?电影创作者迷茫,观众更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