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铁降速不是因为安全问题
铁道部称是为提升效益,降速后效率将提升20%
  • 2011年06月14日 作者:
  • 【PDF版】

    高铁运行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13日,铁道部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澄清,高铁降速并非因为安全问题,而是为了提高运行效率,进而提高铁路的整体效益。

    13日在北京举办的京沪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上,京沪高铁运行的安全问题引发媒体关注,图为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接受媒体采访。          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6月13日讯(特派记者 杨传忠) 京沪高铁开通后没有按照最先350公里的设计时速开行列车,与此同时武广高铁、郑西高铁和沪宁城际高铁的时速也由350公里降至了300公里。铁道部在发布会上表示,高铁降速主要是考虑效率和寿命周期等经济因素,而非外界传言的安全问题。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介绍,京沪高速铁路是按照350公里的技术标准建造的,初步验收、联调联试和安全评估,也是按350公里的标准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这一次在京沪高铁开通初期确定了300公里的商业运营速度,不是由于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不达标、安全不可靠所确定的。”

    由于高铁开通后将开行不同速度等级的列车,这就产生了速度差,通俗一点讲就是慢的要给快的让路,如果这种避让过多的话,势必影响线路的能力和运行的速度。速度差越大、避让越多,影响就越大。

    “经过我们测算,时速350公里和250公里混合开行,它的效率要明显低于300公里和250公里混合运行模式。我们大体测算了一下,要降低20%左右。”胡亚东表示,在电力消耗以及动车组、线路等主要设备设施的损耗和寿命周期上,时速300公里的运营速度要明显优于350公里的运营速度。

    “高铁开通后铁路客货分离,货物流动更快了。这个带来的效益比高铁本身更具盈利点。”济南铁路局一位货运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武广高铁为例,开通后客车转移至高铁运行,今年春运期间,武汉铁路局共完成货物运输1063万吨,同比增长高达22.8%。

    “京沪高铁开通后,既有京沪线释放的运输能力每天可增运货物14万吨,年增加货运能力约5000万吨,这相当于再新建一条单线的京沪铁路。”胡亚东告诉记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公里配一名安保人员
高铁降速不是因为安全问题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