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拼爹”变“考爹” 潜规则搬上台面就合理了?
  • 2011年06月14日 作者:
  • 【PDF版】

    口廖保平

    武汉某小学近日进行入学测试,学生家长也必须参加考试,家长成绩将纳入考试总分。知情人士称,家长成绩将占总成绩三十分之一甚至更高。该小学一负责人表示,这样是为了让家长与学校一起搞好小孩教育,让家长掌握正确教育方法。(6月13日《广州日报》)

    这所小学之所以如此“别出心裁”,只是因为其属于优质教育资源,竞之者众,也就傲慢的有点不讲道理:想挑一些学生优秀,家长也能优秀地配合学校搞好教育的家庭,却没有考虑到这里面值得警惕的不公。

    首先一个不公,就是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不公。家长教育程度、业务专长、知识结构不同,综合素质不同,考试的结果肯定差别很大。学生因家长考得好而“加分”固然可喜,被家长拉了后腿,实在有点冤。

    其次,如果家长成绩纳入考试总分的话,有没有“替考”之嫌?家长成绩占学生总成绩三十分之一甚至更高,这三十分之一甚至更高的部分,就是家长“替考”的部分。自己的考试不能完全由自己去考,而是找人“替考”,这是严重违反考试公平的,哪怕“替考”只占极少的分数,也是不应容许的。

    再者,家长的综合素质又千差万别,为了让孩子有学上,素质水平低的家长会不会请人冒充自己参加考试?最后所谓的家长考试会不会演变成一大群博士、硕士在考试?就算如此荒谬的场面不会出现,“替考”之后又“替考”,也在不公平的事实上制造了新的不公平。

    有人说,儿子上学考老子,将“拼爹”变成了“考爹”,至少将暗地里的潜规则变成了台面上的明规则。将不合理的潜规则变成不合理的明规则,这规则的性质就变了?就合理了?潜规则不合理,至少还不敢明目张胆,只能偷偷摸摸,怕被抓现行,说明社会的是非观还在,倘若对不合理的明规则大加认同,那就是明目张胆到不要是非。还有什么合理可言?

    每个人都想获得优质资源,而越是在争夺优质资源时,越需要公平竞争,好学校、优质教育尤须成为公平竞争的示范。为了实现择校上的公平,必须是谁想上学谁来考,不能搀杂任何学生个人以外的家庭或社会因素。如果学校觉得“让家长掌握正确教育方法”很必要,可以在学生入学之后再进行,那样的考试反倒值得给点掌声,目前这样的考试是必须喝倒彩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语录
微评论
微言·博论
“拼爹”变“考爹” 潜规则搬上台面就合理了?
京沪高铁公布票价更应公布成本
□漫说新语
出租车现行起步价还能维持多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