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抢救”老红军
  • 2011年07月04日 作者:
  • 【PDF版】

    ▲蒲文清在接受采访。(余静提供)

    本报记者 廖雯颖

    6月26日晚上,余静接到一个电话,她前不久采访过的94岁老红军蒲文清,因为心脏病猝发去世了。

    余静最后一次见到蒲文清,是在5天前,她所在的央视摄制组将刚拍摄完成的纪录片《永远的红军》影像素材移交给解放军档案馆永久保存的发布会上。余静是这个摄制组的制片主任,蒲文清老人是出席发布会的6名受访老红军代表之一。

    这是余静在半年内第三次遭遇她采访过的老红军去世了。为了拍摄《永远的红军》,这个央视军事频道的摄制组耗时15个月,在全国范围内采访了150位老红军。

    “摄制组在上海采访的10位老红军现在只剩下一半了。”她说,这个群体的数量还在以看得见的速度减少。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健在的老红军有2000人左右,通过余静他们一年多时间的寻访,最终能接受采访的“也就一两百人”,并且“身体大都不好了”。

    在受访老红军中,年龄最小的86岁,“当年参军时只有9岁”,年龄最大的105岁,“100岁以上的有17位”。这些人里,有宣传员、卫生员、机要员、司号员、译电员……因为大多数都是普通红军战士,他们过去很少被人关注。

    “每年到七一,都会做类似的节目,但大多做十大元帅、开国元勋这些大人物。我们这部片子定位是小人物、小视角,采访的都是当年最普通的红军战士,讲述大历史里的小故事。”

    蒲文清当年就是红四方面军医院里的一名看护。1932年,父母双亡被迫当童养媳的蒲文清逃出四川,加入红军队伍。1955年,当时在交通部工作的蒲文清响应国家机构精简号召,37岁就提前退休。退休后在北京交道口街道办事处一干就是23年。

    余静一组人采访了蒲文清三次,2011年正月初七,穿着红棉袄的老人踩着皑皑积雪,带着摄影师穿行她几十年来管理过的两条胡同,和邻里们打招呼。

    老人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和褐色的老人斑,可当她谈起当年参军的往事时,脸上的皱纹都“绽放出了光彩”。

    三次采访,蒲文清讲的都是一些小事,甚至是“一条毛巾应该怎样拧出水分来”。但如果没有人提起,这些琐碎的细节也许早已消逝在时间里。

    “也许他们觉得自己当年什么也没有做,也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余静说,有一位老红军当年是司号员,她去采访时,对方想不通自己一个吹号的有啥可采访的。“其实他很有意义,勇闯大渡河时,他就在河边,大家是听着他吹的军号冲过去的。”

    余静认为,并非老人们不愿意倾诉,只是现在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听这些老人讲过去的故事。时代隔得太久远,年轻一代没有了感觉———此前那些电影和教科书里的红军故事,从来都是“高大全”,看起来更像是遥远的传说。

    余静提起一个湖北老红军周忠甲,是她采访过的老红军中唯一会上网的,热爱偷菜,会聊QQ,“特别幽默”,即使战争让他左眼失明,只剩一只眼睛,也不影响老人的玩兴。

    “有一回老爷子病重,感觉自己可能撑不过去了,于是在病床上告诉儿子:‘你知道吗,你老子很厉害的,以前当过战斗英雄’。”余静说。

    那场战役,死伤惨烈,周忠甲表现英勇,却拒绝了颁发给他的战斗英雄奖章,他觉得如果自己接受了,死去的战友算什么?“这件事这么多年他都没提过,连最亲的人都不知道。”

    《永远的红军》摄制组有规定,每位老人采访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担心他们说起过去情绪太激动,影响身体。”但沉浸在往事中的老人往往半小时打不住,“最长的一位讲了三个小时。”

    一位叫阳震的老红军说过的“最幸福的事”,让余静印象深刻。阳震说,当年长征时,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可以抓着马尾巴,边走边睡觉,“啥都不用想了”。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这就是最幸福的。“老人说到这儿,脸上还露出特幸福的表情。”

    阳震对于幸福的感悟让70后的余静有些难以理解,她也说不上来到底是故事里的哪些细节打动了她,但现在她再看到“红军”两个字,就觉得“特别亲切”,对于红军“坚强勇敢”品质的理解,“也不是以前那个层面了。”

    “这是一批特别可爱的老人。”该纪录片制片人翟树杰说,“红军时期特别简单淳朴,就是推翻不平的天下,让受苦人都有饭吃。这是一支特别年轻的队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走到今天不容易,经历起起落落,他们的心态特别好。”

    翟树杰说,这批十几岁参军的老红军虽然都已暮年,却并不悲观消沉,“自信乐观”、“淡定”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总觉得自己为国家做得太少,所以一直在做贡献。”

    余静告诉记者,老红军们的待遇参差不齐,有的在部队上级别高,生活比较优越,也有当年没有走到最后的红军失散人员,后来归地方管理,生活相对艰苦一些。但是“没有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条件表示不满”。

    余静采访的北京军区一位老红军杨德千,每个月的津贴一万多,但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却少得不能再少,他把钱都捐给了希望小学。

    当摄制组走进杨德千老人独居的房子时,感觉很心酸,家徒四壁,唯一值钱的是一台29寸的大彩电,其他值钱的都让老人送出去了。锅里是自家种的青菜,加一点玉米面,兑上老醋,老家在山西的杨德千吃得很香。

    96岁的杨德千老人住过三次院,为了治疗严重的细胞病变,要抽骨髓治疗。杨德千说,抽吧,能治好当然好,如果治不好,他愿意当一个实验,做点最后的贡献。

    “过去的人很穷,但骨头很硬,他们身上有我们缺失的精神信仰。”翟树杰说,他希望通过挖掘老红军的故事,把红军的精神留给后人。

    《永远的红军》一共30集,其中一集是讲述蒲文清的故事,叫《胡同里的红军奶奶》。“可惜老人看不到了。”余静不敢想,十年后还能有多少老红军在世,迟暮的生命变化太快,逝去太容易。蒲文清的离开越发让她感到任务紧迫,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抢救”工作。

    为了不应被忘却的历史,为了追寻当下的缺失,“我们必须尽快去做,一天都不能等。”余静掏出手机,又看了一遍蒲文清女儿发来的短信:“……愿我伟大的红军妈妈安息。”她喃喃念着最后一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抢救”老红军
宿管员“吴阿姨”走红记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