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穷人银行”的苏北实验
  • 2011年07月11日 作者:
  • 【PDF版】

    ▲7月5日,合作社唯一的信贷员张成勋(左一)到万庄村收款,并和组员们拉家常。

    文/片 本报记者刘彦朋

    从农村发展协会到农村互助基金,再到引进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的“穷人银行”模式,专门为乡村女士提供小额贷款,高战在自己老家苏北农村搞的金融实验已艰难前行了9年,现在,这场实验早已超出他最初的设想。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很多留守农村的妇女几乎被这个时代所抛弃,而高战们的努力,不仅在经济上帮助她们获得了独立,更让她们意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价值。

    58岁的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刘宅村妇女张英,从没想过还有这样的“银行”,专门贷款给她这样的人:年过半百、一个字不识。今年春天,她像做梦一样,和同村的五个姐妹一起贷到了两万元款,还学会了写字,当她在信贷合同上庄重又轻松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丈夫惊呆了。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邻村那个早已走出农门,却一直沉迷于农村民生改革实验的同乡人高战。

    58岁妇女第一次签下自己的名字

    这些天,在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的几个村庄,2000多张统一内容和样式的贷款广告贴满了大街小巷的电线杆。上面用红色大字写着“妇女贷款”,黑色小字是“月息八厘三,五人一小组,每周上门收款。”

    “月息才八厘三,不会是给下个套,再利滚利,雇用黑社会来收款吧。”7月6日下午,在窑湾镇胜利村口,对着这幅广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还专门贷给妇女,说不定有啥企图”。

    但窑湾镇刘宅村和万庄村的10名妇女,却已经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58岁的张英(化名)是刘宅村村民,丈夫身体不好,家里的一亩半韭菜大棚、三亩鱼塘全靠她。“别人的摊子越铺越大,俺们家只能一点一点慢慢攒,俺跑不来贷款啊。即使这回,俺也觉得人家能相信俺还得上吗。”

    说起张英和4名同村村民借款的事,新沂市陆口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战和信贷员张成勋印象都很深,“她们5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过去从没贷过款。”张成勋说。

    接到贷款申请,合作社对她们培训了5天。“每次培训,每个人都必须坐在固定的位置,起初张英总是坐在墙角里,我就专门让她坐得离我近一些。”张成勋说,他知道张英不会写字,在培训间隙,单独教张英写自己的名字。

    “第一次教她写字,才注意到她的手,就像老柳树树皮。五个手指把笔攥得很紧,笔尖却不停地晃。”张成勋说,可能是对那

    格莱珉银行———穷人的银行

    1979年,孟加拉国经济学家尤努斯教授创立了格莱珉(意为“乡村”)银行,开始为贫困的孟加拉妇女提供小额贷款业务。最初,尤努斯从自己的口袋中拿出27美元借给42名穷人,这是格莱珉银行的第一笔生意;30年后,尤努斯的小额贷款已经帮助了630万名借款人(间接影响到3150万人),其中超过一半脱贫,而格莱珉银行亦持续保持盈利。2006年,“为表彰他们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他与孟加拉乡村银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双手感触太深,张英学写字的每一个细节,他都刻骨铭心。

    签借款合同时,张英和丈夫都到了现场。“她丈夫签完字,正犹豫着是替妻子签还是让她按手印,这时候张英一把从丈夫手里夺过笔,一笔一画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她丈夫像发现了秘密一样,连问好几遍‘你还会写字’?”

    放款要通过银行转账,每名申请贷款的妇女必须有一张用自己姓名开户的银行卡。“万庄村的陈爽去镇上银行办卡,工作人员问她:‘你办卡有啥用,你家男人都有。’听到贷款用,对方很吃惊。”

    后来,高战观察发现,这10名妇女在家里的地位也有明显变化,以前丈夫让妻子倒杯水,妻子就得立即放下手中的活,现在她们会说“等我忙完”,或说“你自己没长手啊。”

    这一切,都刺激着高战的神经,回想起自己这些年在苏北乡村进行的民生改善实验,他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自己始终追寻的理想。

    “这已经不是银行的概念了”

    7月4日,坐在刚装修完的办公室里,说起“格莱珉穷人银行”,高战仍难掩兴奋。

    2002年,高战研究生毕业,回到苏北农村老家,先后在官墩乡所房村和老家窑湾镇陆口村成立农村发展协会,最终都“名存实亡”。

    2004年1月,高战又成立了“窑湾镇农会扶贫基金会”,给两个村400多户农民解了燃眉之急,帮助百余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因为当时高战先后在北京、广州等地工作,基金会业务只能委托给村里曾经的小学校长季克平等人代管。

    “原本扶贫基金只面向陆口和桑庄两个村,他们却偷偷把钱借贷给外村的人;规定半年到期必须本息还清,两三年不还的有的是。”高战说,仅靠道德约束和乡村精英们的影响力,基金会发展到一定规模,肯定要出问题。

    2009年,高战了解到孟加拉

    国经济学家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模式,这让他豁然开朗。

    2010年底,高战注册了“新沂市陆口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自任理事长,开始尝试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模式。

    “在旧模式运行中,经常是把钱借给了农户,农户挣到了钱,但很少会把本息攒够,一次还上。这并不是农民不守信,而是本身贷的钱就少,资金周转快,稍有一点盈余,农户就会投入再生产,等还款时没了钱。”高战总结说。

    而在“穷人银行”的模式中,平均本息后,要周周还款,专门有信贷员上门服务,“这样既用贷款挣到了钱,本息也不知不觉地还完了。”

    高战解释说,表面上看,这是给妇女提供一个机会,但它的社会功能很强。“有人说老公在外打工,无法一起签合同,就不贷给款。我们鼓励夫妻团聚,家庭生产。否则孩子是半个留守儿童,很难健康成长。这已经不是银行的概念了,还是重构社会秩序的过程。”

    另外,小组成员还定期聚会,谈论村里的公共事务,能产生公共空间,形成舆论场,比如大家认为在村里面开一个污染的厂子是不对的,那想开厂子的人就得慎重考虑村里形成的舆论。

    “存进来这么多钱,贷款户却越来越少”

    7月5日是一周中的还款日,看到大家都来主动还款,老会计很高兴。经过半年的磨合,老会计越来越认同这种新模式,但他觉得还有不足,“因为存进来这么多钱,贷款户却越来越少。”

    转型之初,参与开创旧模式的元老们坚决反对。季克平觉得:“养猪还要三个月出栏呢,怎么可能每周还款呢,太不近情理了。”

    元老们的反对无法化解,但新模式的威力却不断显现。“广告贴出去后,一名村干部的妻子说想借款。”培训时,有三名妇女积极性明显不高,高战就去这三家家访。其中一名妇女的丈夫不经意间跟信贷员说,小组长家里产业很多,帮她多贷几万肯定还得起。

    “这就是我们常遇到的幽灵客户。”高战激动地说,五人小组所有组员要经受诚信考验,通过对其家人、邻居的走访,只要发现一人有问题,就能牵出一串问题。同时,5名组员要同时参与所有活动,这样能预防信贷员腐败。

    张成勋现在是新转型的陆口合作社唯一的一名信贷员。通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建立了两个示范小组。但他仍然觉得:“每天都接到咨询电话,既想让其成立小组,有时还得亲自筛选出局,太纠结了。”

    “现在发展小组确实很难。我只能定期回来,信贷员一个人很容易产生挫败感。”高战说。

    尽管困难重重,但张英们每次还款时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还是让高战和张成勋深受感动。

    这些天,张英也忙着用从“穷人银行”贷来的钱,把自家鱼塘挖得更大。她越来越觉得,有了高战和他的合作社支持,相比村里那些“能人”,她也不会太差。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得给自己上个“紧箍咒”
“穷人银行”的苏北实验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