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李晓闻
20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正式开始实施,对玩具的化学安全性要求明显提高。外需碰壁后,部分玩具厂商开始谈论欧美之外另一个未充分开掘的市场———内需市场(有媒体曾报道)。
而就在几天前,东莞某知名玩具生产商在供货商催收账款下突然倒闭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玩具行业生存环境的艰难。相关专家认为,欧盟壁垒苛刻的检测标准和高昂的检测费用将大幅提高玩具生产企业的出口成本,势必削减我国对欧盟玩具的出口数量。然而笔者认为,出口转内销的行为,无疑折射出了玩具厂商对自身技术的不自信和畏难情绪,说到底,应该是一种逃避压力的表现。
面对挑战,强者会把压力化作动力,将困境转化成机遇。新法规的苛刻和外贸形势的严峻固然将延长国内玩具厂商的生产过程、加大出口困难,这对于小型玩具企业来说也许是雪上加霜,但对于一些大中型玩具厂商,这也可以成为一个把高品质的中国玩具推向世界的绝好时机。
其实欧盟新规带给玩具厂商的应该是思考,而不是慌乱。为什么我们的玩具生产标准就要比国际标准低?为什么中国孩子手里的玩具就要多一分安全隐患?玩具作为儿童用品,要求再苛刻都不算过分。欧盟新令下,国内有能力的玩具厂商应该及时调整市场定位,更新技术设备,严格培训员工,使自己的产品达到出口标准,并力争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和品牌形象。同时,内销的玩具产品也有必要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提高安全标准,孩子的安全为第一,而不要仅仅止步于“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