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我曾问,拿什么“走出去”?以何姿态“走出去”?以何贡献“走出去”?今还有一问,穿着什么“走出去”?
○叶小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著名学者,著有《小文百篇》、《多视角看社会问题》、《化对抗为对话》等多部著作,本栏目特邀顾问。
□叶小文 中国人的钱包开始在世界上鼓起来了。现在的世界市场,中国人旅游到哪里,哪里的市场就红火;中国人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但是,请注意,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人口仍然贫困,很多地方仍然落后;一方面,历史上我们也曾富过,但作为文明古国、书香门第,再富也不能浮躁。沉静、从容、大气、平和,有其境界,才有文化大国的气质。不应该有了钱就狂了、疯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中国人走出去的形象,不光是捏着钱包,而且涵养着文化。这境界,这气质,一眼看去,衣冠楚楚道貌岸然,果然来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今天,中国人穿着什么走出去,其实关乎着“中国文化穿着什么走出去”。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其中包含着服饰文化灿烂的历史和传统,因而一度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礼仪天下”的中国,历来重视衣着。《易·系辞下》就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的说法,竟然把衣冠之事,与治理天下相连,且竟然都“取之乾坤”,足见其重要。
中华文明,当然也历经坎坷,受过屈辱。但气可衰不可竭,士可杀不可辱。例如,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几无宁日,但那时的君子雅士们仍衣着讲究。那时的衣衫,大都宽大、舒适,宽衣博带,大冠高履,无不表现出魏晋人简约玄远、超然高逸的气质。李泽厚说,“人们并不一定要学那种放浪形骸、饮酒享乐,而是被那种内在的才情、性貌、品格、风神吸引着、感召着。”
中华文明,是追求形式更充实内容、讲究衣着更注重实际的文明。“衣食住行”之所以以“衣”为先,是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衣着无疑是最大的“内需”,拉动、提升服装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无疑是最大的“拉动内需”。例如,《天工开物》记载,明朝年间江浙一带纺织业非常发达,“十户之内,必有一机”;尤以苏州、松江一带的棉纺织业为甚,民谣说,“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
当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运不振何谈衣冠?尽管“康乾盛世”作为举世瞩目的“天朝上国”,有过“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无限风光,但随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的衣着也随之不伦不类,不成体统,广大劳苦群众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服装也要与封建王朝的衣冠决裂。于是,1912年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和《服制》法令,明确西洋服饰为民国礼服,传统中式服装开始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改良、演化。但不管怎么演化,传统文化难“化”,中国人的情结难“化”。国人仍然执著地寻觅、改良、设计着自己的国服。终于,中山装和旗袍,逐渐成为民国时期国人心目中的“国服”。新中国建立,刚站起来的中华民族充满了当家作主人的喜悦,穿什么都是主人,穿什么都是衣服,无意、也无暇去考究衣着。但改革开放之初的拨乱反正,人们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必须改变当时国人无论男女老少、士农工商,都穿一种颜色、一种式样衣服的封闭保守、沉闷僵化的形象。于是,竞相争穿西装,竟然成了一种象征革心洗面、追求改革开放的时髦,“西装热”再度席卷华夏大地。
我们作为有五千年“衣冠王国”美誉的国度,在今天国家强盛起来走向世界的同时,必然抱有中国文化也应该走出去的夙愿。但在若干个清一色穿着西装的国际场合,我们突然发现,中华民族竟然没有自己的服装!我们的国人,穿着什么走出去?我们的文化,穿着什么走出去?我们总不能老是唱着“洋装虽然穿在身,仍然有一颗中国心”走出去。我们更不能“裸奔”出去。
据外交部原参赞马宝奉撰写的回忆,前些年我国驻日本大使向日本天皇递交国书,由于穿西服没有得到日方的认可,结果是连夜从北京把中山装运去。啊啊,当年对“唐装”佩服得五体投地、终于搞出自己的“和服”的日本人,竟然也轮到他们来教训、修理来自“衣冠王国”的使臣了!
我对“国服”没有研究,但还晓得,中国文化总得穿着自己的衣服,才能走出去,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享受“以礼相待”的待遇,争取“美美与共”的共识。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有优秀服饰文化传统的文明,其服饰文化却止步于、淹没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浪潮中。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就应该“整装待发”,在服饰上,也要寻回我们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此,我赞成北京服装学院袁仄教授的说法,“服饰代表着民族性格及民族特征,是体现民族性的表象符号,民族感和时代感都呼唤着我们创造新的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当代中国服饰,包括国家礼仪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