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宁受到的教育也是集体高于个人,所以,他能为了集体牺牲个人。放在现在,如果有学校敢鼓励学生不惜性命抢救集体财产,就会触犯法律。”
对于与赖宁像朝夕相处了近20年的东仓巷老街坊来说,赖宁像的悲哀,并不仅仅在于没有人愿意接收。
当地居民回忆,自1994年前后赖宁像立起来后,最初几年,周边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过来参观学习赖宁精神,后来,就慢慢冷下来了。最近十几年来,雕像日益破败,参观者骤减。
赖宁像受冷落并非个例,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西安。
1982年7月11日,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三年级学生张华,为救不慎落入化粪池的69岁老农魏志德献出了24岁的生命。后来,有关部门在张华牺牲的康复路修建了一座纪念碑。
今年1月6日,西开网发布了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张红喜所拍的一张张华纪念碑现状的照片。张称,市民“在纪念碑上拉起了绳子,搭起了棚子,做起了服装生意。小商贩们在碑子上放着铁桶、饭盒等杂物”。
图片描述中还称,康复路市场管理人员对此置若罔闻,过往群众说,“纪念碑没人管已有好些年头了。”
据了解,西安康复路市场曾进入全国十大市场之列。早在2000年,当地媒体甚至公开讨论过是否将张华碑搬迁,离开这种脏乱差的环境。
时任陕西省政协委员的肖云儒表示,张华纪念碑是否搬迁这件事,实际上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要不要永恒地保留英雄精神的问题。“如果当这个民族把张华遗忘的时候,你就是把卫生打扫得再干净,也是一个空白。”肖云儒说。
“对学校来说,竖一个学生并不熟悉的英雄人物塑像,他的事迹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太原市一位中学负责人这样解释不接收赖宁像的原因。
记者在太原一些中小学进行调查时发现,中小学生对于赖宁的事迹并不了解。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陈仁波记得,自己上小学时,正是学习赖宁精神的高峰期。当时的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有专门介绍赖宁事迹的文章,还有一幅插画,画的是赖宁奔向山上灭火的样子。
陈仁波比赖宁小6岁,作为赖宁的同龄人,那时,陈仁波总觉得赖宁很伟大,为了集体牺牲个人,在当时被认为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优良品德。
和赖宁同在课本里的还有“草原小英雄”努尔古丽,她为保护驼群而牺牲,努尔古丽和赖宁被并列在课本的集体主义单元;《思想品德》课本中,还有以高玉宝为代表的勤奋好学单元、做了好事不留名的美德单元以及爱国主义单元等。
这几个单元也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宏大、无私的精神为主,让英雄和模范高、大、全的形象直接影响学生。”陈仁波在当教师后,曾思考过自己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实际上,赖宁受到的教育也是集体高于个人,所以,他能为了集体牺牲个人。”陈仁波说,放在现在,如果有学校敢鼓励学生不惜性命抢救集体财产,就会触犯法律。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对学习赖宁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2004年,《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北京全面实施,“少年英雄”赖宁的照片被学校从墙上摘下来。
与此对应,随着新课改实施,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改版,包括赖宁在内的一批英雄人物正式退出课本,教材名称从“思想品德”改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曾经教过这门课的陈仁波认为,新的思想品德课与自己曾学过的思品课内容已大相径庭:“舍身救人、勇斗歹徒这样的文章没有了,反而有很多是关于保护生命安全的,比如交通安全、安全用火、地震逃生等。”
虽然课本还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但角度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对集体主义的教育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提倡通过参加班级选举、组织活动、爱护卫生等方式来爱护集体。
“现在的孩子十有七八不知道赖宁了。”陈仁波感叹,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老师也不会主动提到这个名字。“现在去学习赖宁,主要是感受一种精神洗礼,很多人在危急关头肯牺牲自己去救人,是出于人性善良的本能反应。”
“对于崇高的东西怀疑、不相信,最后怀疑一切,然后又抱怨说没有信仰,迷失在物质中。”
赖宁像风波以来,不少网民将雷锋、张华、赖宁归类于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典型人物形象,这样的人物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高、大、全,在特定历史时期影响力巨大。
8月13日,深圳官方发布一则通报,称今年6月份,深圳南山交警大队警官孙震的妻子诞下一子,因早产,母子一直未能出院。大运会开幕当天,来到人世68天的宝宝夭折,而孙震未向单位领导提及此事,一直坚守岗位。
按照官方通报,由于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孙震被评为“大运安保之星”。但其本人却被网友质疑,“不配当一个父亲。”孙震的妻子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开为丈夫辩解,称其因为工作而不得不这样做。
(下转B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