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机
从吟诗赏月的风雅到请客送礼的流俗,中秋的模样越来越模糊。
现在的济南解放阁一带,从前周围都是些小街背巷的居民住家户。其中的宽厚所街东头有座老宅,一棵奇特的老槐树从墙内生长出来,那就是我的家。这是座数百年的五进院。院内夏天绿树成荫,种有多棵石榴树、刺槐、无花果,南屋墙上的爬山虎郁郁葱葱,在第三个院落的西墙边还有口砌有石礅的老井。济南解放前,我们大家族四世同堂,近40口人同住在此处。
那时,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此时才让孩子尽兴玩耍,祖父祖母带领一家四代来到庭院祭月。夜幕降临时,庭院里摆上八仙桌,桌台铺上红绣花绒布帘,供上月饼、石榴、苹果、西瓜、山楂、葡萄等时令水果盘,一对高高的锡制烛台上点燃红蜡烛,祭祀时把酒杯内的白酒点燃,冒出紫色的火焰。摆好蒲垫,面向北,从长辈开始,依次叩头来祭月,就连刚出生的婴儿也得由大人抱着来拜月。
大人聚在一起品茶,孙男们按年龄依次来到祖父跟前,还要背一首与中秋有关的诗词,我们把平时记住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背一遍,堂兄弟们有的背“霜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背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背完之后,兄弟几个一字排开,祖父夸奖背得流畅的,然后赏一小块月饼。祖父说,一个圆圆的月饼,要分成若干小块,每人只占其一就是让子孙后代记住家族的团圆。
其实小孩最惦记供桌上供奉的“兔子王”,那是用黄土捏的,兔首人身,穿蟒袍,佩玉带,手持玉杵,背后插着四面雉鸡翎,威风凛凛。有一双能扇动的长耳朵,还有骑虎的,大大小小十几个,都摆上供桌。摆在高处那个最大的兔王爷近一米高,威严而庄重。拜月之后,每个男孩子,分到一个小兔子王当玩具。举在手上,拉着下面的细线,兔儿爷打拱作揖,玩得十分尽兴。中秋过后,家传的大兔王爷要收藏起来,来年还得供奉它,传说兔子王能成精,保佑全家平安。
大家一边吃着月饼,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仰天望月,看到里面凸凸凹凹、隐隐约约的影子,心里猜想着“玉兔”,嘴里还不时唱着“月亮奶奶好吃韭菜,韭菜好辣,好吃黄瓜,黄瓜有种,好吃油饼,油饼喷香……”等济南孩童熟知的童谣,津津乐道地讲述“嫦娥奔月”的神奇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