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万卿
在左邻右舍心里,今年95岁的刘素斌老人是大家的“知心奶奶”,大家有什么烦心事,都喜欢找她说说;在重孙女看来,老奶奶是个好的“玩伴”,给她带来了很多乐趣。
耐心的倾听者
自从20年前老伴去世,老人便独自在中和街社区居住,由于她平易近人,渐渐成了左邻右舍的“知心奶奶”。
老人住在一楼,大家有什么心事,或者发生了小纠纷,都很方便去找她聊一聊,时间一久,老人成了专职的倾诉对象。据家人回忆,当时老人家里每天都有满满的人,一天到晚的都是找刘素斌老人解决心事的邻居。老人虽然和善,但是一直立场坚定,帮理不帮亲,跟她一聊,大家都会想开很多。
而8年前,刘素斌老人从潍坊奎文中和街搬到胜利街艺术学校宿舍,开始与大儿子、儿媳一起住。不出多久,儿子儿媳发现,家里竟然也渐渐多了些客人,都是找刘素斌老人聊天的,逢年过节大家还都会来专门探望老人。
另外,刘素斌老人的大儿媳告诉记者,令她很感动的一点就是,老人从来都很知足,从不计较一些小事情。虽然老人的两个女儿也在潍坊,但是由于女儿们都年过七旬,身体不是很好,一年只能来看老人一两次,而老人的小儿子在青岛,来潍坊比较不便,也很少来探望老人。老人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儿女不来探望自己是件心事,相反,每次全家人难得聚在一起时,老人都很细心地嘱咐自己的小儿子和两个女儿,要好好照顾身边人,不要牵挂自己。
重孙女的“玩伴”
刘素斌老人在外人面前一直和和气气,不怎么言语,但是,在重孙女小芯芯的眼中,自己的老奶奶完全是个“老顽童”。
老人很喜欢热闹,尤其是重孙女小芯芯出生后,她完全把心思倾注到这个小不点身上。老人在小芯芯面前完全变了一副样子,从小芯芯记事起,这个话听不清楚、眼看不清楚的老奶奶就特别爱玩。小芯芯没有上学时,老人就陪她摆积木,两个人为了抢一个积木笑得前仰后合,还特别正儿八经地争论谁聪明谁笨,旁人看着这对其乐融融的隔辈人,都被逗乐了。有一次,小芯芯来看老奶奶,大家不注意时,老人给重孙女穿上了自己的小脚穿的鞋,然后又披上自己的褂子,小芯芯特别搞怪地拿着老奶奶的拐杖,一拐一拐的走出屋子,全家人顿时笑喷了,老人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刘素斌老人年轻时,跟着老伴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虽识字不多,但她却总想着“创作”。趁着孙女年龄小,她开始看着小人画给孙女讲故事,勉强可以念全里面的生字,后来,她便参照自己听过的故事编儿歌,家人印象最深的是一首改编自寒号鸟故事的儿歌,“太阳出来乐呵呵,没了太阳冻煞我,明年开始早做窝,以后不要太懒惰……”就这样,老人用很浅显的语言编成了儿歌,教育重孙女要勤劳,不要懒惰,至今,小芯芯还经常会从口里哼哼出一些好玩的儿歌。
养生有“三招”
儿媳给婆婆总结了三个长寿的原因,爱干净,脾气好,吃饭规律。
刘素斌老人给家人邻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很爱干净。老人至今都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早起之后漱口洗脸,每天晚上洗脚,房间里是粉色格子的床单,铺得平平整整,儿媳笑着说,老人家叠的被子比自己叠的还端正。老人平日换下的贴身衣服都是自己洗,平日的衣服换洗时还没有很明显的污渍。频繁换洗衣物、整理房间都是老人良好的生活习惯。
而老人的脾气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老人从没与人脸红过,这也是为何大家都视她为“知心奶奶”。
老人吃饭喜好粗粮,平日吃饭不挑食,但是饭量小,吃肉少。平日里刘素斌老人都是和儿子一家一起吃饭,从来不单开“小灶”,良好的饮食习惯使老人身体一直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