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底价成交与土地流拍已经成了土地市场的“主流”。从6月份开始,全国土地流拍流标数量开始大增。
在这种形势下,流拍是否成为济南的一种趋势?一家大型央企济南区域负责人表示,这9块地流拍虽是个例,但也足以证明宏观调控下,土地市场的变化。受政策影响,流拍和底价成交将越来越普遍。
“之前土地出让时,有四五家企业竞争很正常,但是现在只有一家企业参与。价格等因素稍不合适,很可能会流拍。”该负责人说,房屋销售持续低迷,开发商陷入集体观望,即使土地供应放量,但在回款、融资等压力下,仍旧缺乏拿地动力,土地流拍频现的局面也就不让人意外。就目前来看,全年土地市场底价成交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这也是前10个月多数重点城市土地出让金大幅度缩水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此,省城资深地产评论人于清深表示,在政策深入影响下,开发商对土地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拿地的欲望也相应降低,“一些地理位置不好、配套又不太完善的土地,将来流拍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本报记者 喻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