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日讯(记者 宗韶峰) 10月14日和21日,本报采编发行人员连续两次到街头为市福利院和市聋哑中心学校的孩子们义卖,两次共筹得善款近3200元。11月2日,本报用这些善款买了很多孩子们需要的东西,送到了每一位孩子的手中。谢谢每一位爱心市民!
在征得市聋哑中心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后,本报为盲人孩子们购买了《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还有不少励志书籍,还有中专班的同学所需要的推拿按摩类的书。除了书籍,本报还为孩子们购买了几台收音机。
东西刚摆到教室的桌子上,孩子们便围了过来。“这是什么?”“这不是我喜欢看的《青年文摘》吗?”“太好了,这是郭敬明写的。”大家你一本我一本,拿在手里细细翻看着。
盒子里的收音机吸引了刘桥的注意,视力的障碍让他贴得很近才能看清。花了好一会儿,刘桥终于把收音机装好了,打开,收音机里正播放着流行歌曲,刘桥拿着收音机高兴地躲在一边听着。
本报为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购买了零食和玩具,足足装了几大包。
“咦,这是什么?”小旭翻开自己的小枕头,忽然发现了一包糖,兴奋地打开吃了起来。
像小旭一样,收到“神秘礼物”的孩子不止一个。记者将部分零食偷偷放在了孩子们的小床上,着实给了孩子们一个惊喜,孩子们把好吃的零食拿在手里,你一口我一口地分着。
除了零食,还有玩具。贝贝抢了一个最大的变形金刚,不一会儿工夫,变形金刚在他手里已经玩得很熟练了,虽然戴着一只假肢,行走起来有点费事,但孩子还是高兴地推着它从屋子的这头跑到那头。
天悦抢了一盒彩笔,拿着在纸上画来画去,画出了一个大大的太阳。
“多啦A梦!”忽然,孩子们看着电视惊呼。这次,本报还为孩子们带来了不少动画片的影碟,好看的动画片吸引了不少孩子放下玩具凑上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