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王笑 片/本报记者 杨宁
2日,青岛市实验小学迎来了110周年校庆。1800余名在校学生和500余名各届校友齐聚校园,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学校的祝福。75岁老校友含泪追忆在校往事、国际象棋高手卜祥志期待参加每年校庆、110名在校生通过手工、绘画为学校庆生,校园唱响生日歌。
给未来写封信
2日上午9点30分,庆典仪式正式开始,象征着学校110华诞的110名老教师、校友以及学生代表首先为学校进行了献词。此后,在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也通过镜头为母校送来了生日祝福,其中包括唐国强、于丹等知名人士。而历届校长和老校友的上台,更是让台下的学生和家长们掀起高潮。
全体六年级学生将写满自己志向和愿望的卡片放入一只箱子中封存,统一保存。等到20年以后,这些学生再重聚母校,打开箱子,看看当初写的梦想是否已经实现。坐在台下的一位六年级学生说,他在卡片上写的是,希望20年后他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而当记者问他什么是企业家时,他略带羞涩地说:“我只知道成了企业家后就能做很多很多的大事。”
小明星开起作品展
操场一侧,110幅在校学生亲手制作、绘制的作品展,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图画,一件件富有创意的手工艺品,让很多家长和校友都竖起了大拇指。
据学校副校长徐菲介绍,校庆倒计时200天时,学校开始向孩子们征集作品,当时全校有80%多的孩子都主动上交了他们的作品,之后学校就在所有的作品中公开评选出了展出的这110件作品。“由于每件作品都包含着孩子们的真心,所以这次没有展出的作品,也会在以后通过其他方式相继展览出来。”徐菲说。
除了在校生表达了对学校的祝福外,83岁的老校长于世德说,1958年至1961年间,他担任学校校长,那时学校正处创业阶段,条件十分艰苦。看到学校今天的发展和成就,他感到欣慰的同时,也非常自豪。于世德说,他的儿子也曾是市实验小学的学生,所以他对这所学校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五十年来,学校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直没变。”于世德说。
“一进学校,就安全了”
庆典仪式开始后,在喧闹的操场一角,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举目四望,还时不时地盯着中楼处发呆,这位老人就是75岁的蒋耀行。据蒋耀行介绍,1943年,他进入该校幼稚园,在校一待就是7年。说起对学校的感情,蒋耀行的眼睛不由地湿润起来。
“那时候,我们和日本鬼子的学校只有一墙之隔,但是一踏进学校门口,我们就觉得安全了。”蒋耀行说,他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升入了现在的青岛11中,可是没上几年学,就被派到了外地工作,直到1986年才回到青岛。“这期间,我只是经过时才瞥两眼,从毕业到现在,我这还是第一次再回到校园。”蒋耀行说。
谈及以前学校的模样,蒋耀行指着中楼以及中楼旁边的榉树说:“这些都没变。”他又指着门口左侧处介绍,原来这里有一只大钟,一到上下课时间,就会有位师傅过来敲钟。“现在学校变漂亮变先进了。”蒋耀行含着泪说,只可惜他们当年的6年级甲班中,到来的只有他一人,而他记忆中满头白发的语文老师和来自山大的数学老师,也早已没了音信。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这里就是我们的家。”蒋耀行说,他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能够珍惜学校提供的一切,快乐成长。“当然,以后有机会,我也会常回家看看。”蒋耀行说。
昔日国象神童受追捧
在庆典仪式上,作为历届校友身份登上舞台,卜祥志的祝福引起了台下学生及家长们的阵阵欢呼,学生和家长争相上前与他合影。
14岁时成为世界最年轻的男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卜祥志如今已是中国国际象棋届的中流砥柱,虽然只有26岁,但已是齐鲁晚报国际象棋队的主教练。卜祥志称,市实验小学为他的国际象棋生涯提供了第一块沃土。
“虽然下国际象棋耽误了我很多的学习时间,但我的学习成绩还是可以的。”卜祥志说,他从四年级以后,每天就只上上午的课,下午要练习国际象棋,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学习成绩还能在班级中排在10名左右。而这次再回母校,唯一遗憾的是,他没能见到当年的老师。除了音乐老师还留在学校,其他老师都去了别的单位。
卜祥志1992年进入市实验小学,1998年毕业,13年后再回母校,他说:“变化最大的是人。”卜祥志称,刚才他从台上向下望去,发现现在的孩子比起以前的孩子更加活力十足了,一张张朝气蓬勃的小脸,看着就让人非常喜欢。采访期间,每每有孩子要求与他合影,他都会笑着揽起他们的肩膀,和他们拍照。
“现在的操场也变成塑胶的了,教室里的设备也都是多媒体的了,我的母校真是越来越好了。”卜祥志说,10年前他没有参加学校的百年校庆,希望以后每年的校庆都能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