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小凯
近日,安丘石埠子镇孔家庄村孔先生向本报反映,最近几年来,该村南邻的渠河河道因过度开采河沙,导致连接沂水和安丘的一座桥成为危桥。日前,临沂市沂水县交通局已与安丘市交通局致函沟通此事,经过调查之后,双方正在积极促成该桥的加固或者重建。
村民反映:
河道过度采沙,老桥变危桥
10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安丘与沂水交界处的孔家庄,南邻该村的渠河是两县分界线,河上架有一座过河桥———宏伟大桥(村民俗称孔家庄大桥)。
来到渠河中游记者看到,河道内水已经不多,原本埋在沙土里的十几根桥柱底部也裸露在外面,距离桥面半米处的桥柱上,还能清楚的看到泥沙积淤留下的痕迹。
“河床低了,河底的沙子没了,桥才被孤立出来。”村民告诉记者,自2006年起,渠河中游建起来一个沙场,开始没日没夜的采沙,没有泥沙的保护,桥梁露在外面,因为风化、水流的侵蚀,慢慢变细,变得难以承担桥的重量。“这桥现在挺危险的,已经有禁行的标志”。村民说。
而村里老人介绍,这座桥是上世纪60年代开建的,是连接安丘跟沂水的交通要道,而且此桥上下游好几十里地之内再也没有如此便利的通道。
相关部门回应:
老桥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就“危桥”的情况先后反映给了沂水县交通局以及安丘市交通局。沂水县交通局公路管理处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经过现场调查之后已经致函安丘市交通局沟通此事。
沂水县交通局调查后公布称,该桥已经确认是危桥,并已经在几年前向大家公布禁行通告,桥两侧也修建了两道实体墙阻止车辆通行,但目前实体墙两侧又
重新被堆积形成一个斜坡,正好通行小型车辆和行人。“危桥”下游,沙场为方便运输自行修建了一条过河简易便道,中间筑有几个混凝土圆管,两端用河床沙土临时堆积起来,过河车辆大都经由此便道通行。
接到沂水县交通局的沟通函之后,安丘市交通局也对孔家庄大桥现存问题进行了调查。孔家庄大桥于1967年交付使用,时至今日已使用44年,年久老化,加之上、下游挖沙,致使出现桥墩显露、桥板松动、断裂等现象,危及交通安全。
解决方案:
意欲加固或重建
对于危桥的解决办法,沂水县交通局给出两种方案,要么加固要么重建,至于是加固之后继续通行使用还是拆除重修,日前沂水县交通局表示,已经与安丘市交通局进行了协商沟通,并尽快与潍坊市交通局取得联系,必要时向省一级管理单位上报,积极促成该桥的加固或者重建,本报也将继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