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辉 见习记者 周玉
临近冬季,记者在济宁蔬菜市场上看到,白菜、土豆、青椒、菜花等各种蔬菜一应俱全,与前期相比,蔬菜价格保持平稳低价态势,鲜有蔬菜批发价格超过一元。与往年不同的是,市民和蔬菜批发商大宗存菜“炒”菜的情况,今年在市场上基本见不到了。
市场:价格不算高 一元菜占主流
2日中午,在位于南辛庄的济宁蔬菜批发市场,菜商们正忙着进行交易,一车又一车的蔬菜被搬运着,然后发往城区及周边县市区市场上。青椒、白菜、胡萝卜、土豆等绝大多数蔬菜批发价在1元/斤以下。
在市场靠东一片区域,都是来自济宁城区周边的自产自销户。来自任城区接庄镇的李运珠骑着三轮车拉来了一车油麦菜。李运珠告诉记者,他总共种了两亩地,都是些油麦菜、油菜之类的蔬菜,主要卖给本地和外地的一些客户。最近一段时间价格回落,每斤蔬菜的价格普遍卖不到1元钱。像李运珠这样自产自销的菜农不在少数,仅在这个市场上,就有几十户。菜农盛景功告诉记者,这个市场上人流量很大,一车菜一天就能卖完。
在济宁市蔬菜批发市场上,王先生算是个批发大户,他指着刚刚到货的蔬菜告诉记者,但随着天气的转冷,北方的蔬菜供应量会随之减少,待到南方菜占据市场时,蔬菜价格预计肯定还会出现反弹。
商户:去年赔大了 “炒”菜不合算
当日上午,记者在济宁蔬菜批发市场内走访了解到,多数蔬菜批发商都有自己的冷库,但是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冷库里普遍都是空着的,仅有少数批发商将一些菌类蔬菜放进去进行短期保鲜。多数蔬菜批发商表示,今年无意再大量储存蔬菜了。
在市场内的一个冷库内,工作人员谢世海指着空空如也的冷库说:“去年这个时候,冷库两层全部放满山药。今年不打算再进行储存了,因为今年的蔬菜供应量较大,就不打算存了。”
“我们去年存了大白菜和胡萝卜,价值100多万元的货放在冷库里,可最后价格掉得离谱,可算是赔大发了。”另一家蔬菜批发商辛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她家无论如何也不打算存储蔬菜了。
“去年很多存菜的批发商都赔了本,今年,他们存菜的积极性普遍受到打击。”吴玉勤告诉记者,现在,像大白菜、胡萝卜、冬瓜那样的蔬菜,原产地一般都会进行储存,而像去年那样大量存储大白菜、胡萝卜等蔬菜的批发商,今年基本上没有了。
市民:现买挺新鲜 不用大宗买菜
记者在城区一些农贸市场看到,市面上各种蔬菜品种都十分齐全,不少市民在选购蔬菜时购买量普遍较少,大宗购买冬储菜的情况基本看不到了。
在明珠农贸市场内,家住银都花园小区的吴大娘正骑着三轮车买菜,在她的三轮车上,只是买了少量菜花、白菜等蔬菜。吴大娘告诉记者,现在的蔬菜供应量都比较丰富,根本没必要再像以前一样储存白菜、萝卜、大葱之类的了,一是占地方,再者这些蔬菜保鲜也是个问题。“按照原来的习惯,这个时候应该开始晒葱了,但是原来很粗的大葱,放不了多久,外边的一层就风干了,吃的时候只能一层一层扒皮,到头来只剩下很细的一段了,虽然大量批发时便宜点,但是最终一算账很不划算。”
吴玉勤告诉记者,现在即使进入冬季,北方菜供应不上时,南方菜紧接着就能大量上市了,菜市场的蔬菜品种和价格虽然会有一定变动,但是变动不会过大,总的供应量是能满足市民需求的,因此,市民大宗购买冬储菜的习惯也渐渐淡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