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鲁菜之乡佳话多之十
“福山第一饭庄”的由来
  • 2011年11月08日 作者:
  • 【PDF版】

    编辑手记  张允德,福山烹饪协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一直以来热心于鲁菜文化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关于鲁菜文化的第一资料。为了弘扬鲁菜文化,让人们更多地了解鲁菜、喜爱鲁菜,推动鲁菜。现将部分资料摘录以飨读者。

    清光绪年间,福山名士谢隽杭中进士后又被选进了翰林院,他非常得意,乔装打扮,返回故乡,路经家乡一个边缘小镇。这个小镇地处水陆要道,商旅往来甚多。镇子上开了两家饭店,一家生意兴隆,一家门可罗雀。他先来到生意兴隆的那家吃饭。谁知,这店中老板、伙计平日接待的都是富商,看见来了位青衣小帽的穷先生,有点爱理不理。谢隽杭连叫三声,他们连屁股都没抬。谢隽杭愤然转身走到了另一家。

    这家见今日好不容易来了一位客人,从掌柜到伙计都围着谢隽杭直转。谢隽杭点了几样菜,一见这菜做得很好,刚吃了几口,忙停下筷让伙计到对面那家叫同样几个菜。开头伙计不愿意去,谢隽杭就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叫他快去办。不一会儿伙计提着食盒进来,谢隽杭便逐个品尝。他吃一口那个店的菜,又品一口这个店的菜,发现那个生意兴隆的店根本不如这个不红火的店做的菜。他问为什么?掌柜开始面有难色,最后,悄悄告诉他,那个店是县衙里一位师爷开的。

    谢隽杭一听,怒从心中来,向店主道:“贵店有没有纸墨笔砚,我给你写个招牌怎么样?”店老板本来就疑心他是非凡之客,一听他主动要给自己题招牌,更感到这个人必有来头,连忙摆上文房四宝,抹干净桌凳,恭维道:“借先生贵手,托先生洪福!”谢隽杭铺下纸,提起笔,略思索一下便写下:“福山第一饭庄”,旁边落下:新科进士谢隽杭题。店老板文墨不多,更不通书法,只在一旁连声叫好,当他看到落款时,惊得要命,心想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谢隽杭呀!

    朝廷新科翰林给山村小店题了招牌,这一惊人的消息立即一传十,十传百,不几天便传遍了福山全县。一时,冷落的山村野店顿时热闹起来了,大伙都来看翰林为小店题的匾,顺便品尝一下店里的名菜,生意真如日上中天,而那家具衙师爷开的饭店倒冷冷清清起来。

    这正是:

    翰林山村小店坐,

    品菜方把玄机破。

    挥毫题书诉不平,

    第一饭庄生意火。

    文/张允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胶东名菜 ---拔丝地瓜
“福山第一饭庄”的由来
传统特色饺子
立冬应该吃啥
外出吃饭咱能“团”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