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郓城黄安镇蚂沙路常年遭大车碾轧,路难行——
企业生意难做欲“出走”
  • 2011年11月08日 作者:
  • 【PDF版】

    ▲泥泞的蚂沙路

    文片/本报记者 姚楠

    蚂沙路是郓城县黄安镇境内的一条乡村公路,宽6米,长约3.5公里,是穿过于楼村的主干道,但这条不长的乡村公路两边,布满大大小小近300家板材厂,他们每年有几千万的经济效益。

    但这条被于楼村民视为“生命线”的乡村公路,却因常年遭受大车的碾压而损毁严重,因为路难走,这里的生意也难做,不少本地企业有了“出走”的念头。

    >>现状:乡村经济主干道损毁严重

    11月7日12时许,记者来到郓城县黄安镇,几名出租车司机一听说要去于楼村,要么连连摆手,要么直接要高价。

    虽然已对蚂沙路糟糕的路况有了心理准备,但来到路口看到,满是黑泥和沟辙的路面还是让记者大吃一惊。整条道路已经完全看不出柏油路的本来面貌,路面坑坑洼洼,微微细雨也能让这里存有不少积水,泥泞的道路从这头望不到那头。

    和一般乡村小道不同,这条路上往来的都是“重量级”大车。几乎每隔半分钟,就有一辆满载板材原料或货物的大型半挂车驶入驶出,驾驶员小心地转着方向盘,缓慢前进,车身随着沟沟辙辙来回颠簸,遇到车身摆动幅度大时,几乎有倾覆的危险。

    菏泽牡丹区的市民白先生3年前和朋友在蚂沙路边开了一家饭店,他现在天天看着眼前这条路发愁,3.5公里的路程,如果路况好,5分钟就到头,可现在得用20多分钟。

    “别看雨天道路泥泞,晴天时走道更要命,大车一过,路面就浮起一层黑土,人像走在雾里一样。”于楼村民刘玉峰说。

    >>影响:路难行,板材厂生意受挫

    “因为这条破路,村里的板材成本要比村外面高,大家都知道于楼的路难走,运费要加钱,原料进来要多花钱,成品出去也要多花钱,这一进一出,一吨要比外面高10元,价一高,生意就难做。”一提村里这条“破路”,村民们有很多意见。

    “因为路况差,谈生意难、招工也难,许多客户就走到黄安镇,不来村里、厂里看,非常影响生意。”于发云经营着一家200多人的木业加工厂,他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因为路难走,按照正常发展速度,厂里能招来300多人。但现在,他已经慎重考虑,欲将加工厂外迁。

    据了解,从2000年开始,于楼村板材加工厂逐渐多起来,从最初贩卖原木,到加工初级木皮,再到制作建筑覆膜板,于楼村的板材加工业逐渐产生聚集效应。

    于楼村党支部副书记于东仁告诉记者:“板材加工业是郓城县支柱产业之一,于楼村又是板材加工的龙头,路不好走,不仅使村民出行难,它已经明显影响和制约本地经济的发展。”

    >>修路:需取得土地使用手续

    这条路何时能修?菏泽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表示,若村中要修路,需由村民提出、村委会形成决议,并筹集好配套资金,上报到乡政府,由乡政府根据全乡情况,平衡后决定是否上报县级政府,然后逐级上报至省交通厅或交通部。

    “但于楼村的情况有些特殊,村道主要过大货车,实际上已属工业道路。而工业道路主要由受益企业和受益人出资,可以由受益企业或行业协会联合组织,捐资修路,但自己修路也要符合交通规划。”该名工作人员称。

    据了解,目前蚂沙村路宽只有6米,远远不能满足物流需求,道路急需拓宽,道路拓宽要先征地,符合国家规定,并办理土地等相关手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企业生意难做欲“出走”
在纽约,可以吃到菏泽芦笋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