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余家蔬菜合作社只有三四十家农超对接
  • 2011年11月08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邹俊美

    既然流通环节造成蔬菜价格翻番,那么农超对接在聊城实施的情况怎么样?本报记者调查得知,农超对接模式虽能减少中间环节,但目前菜农多是散户经营,农超对接难成规模。

    原因1>>超市逐户收购不太现实

    7日,记者在亿沣超市看到,白菜0.19元/斤、红萝卜0.3元/斤,价格比批发市场上的还便宜,也有部分蔬菜价格较高。

    该超市生鲜部经理孟祥春介绍,亿沣超市与东昌府区、莘县、茌平、阳谷等多个蔬菜生产基地建立了农超对接,菜价比蔬菜批发市场上的低20%以上,但有些不好运输的叶菜也会在批发市场上购买,价格比市场上高。

    孟祥春说,和超市对接的主要是农业合作社,散户难以满足超市的需求量。超市平均每天需要五六吨生鲜蔬菜,但像沙镇等蔬菜种植地,一个农户种植几亩蔬菜,最多的才十来亩地,十几个散户才能满足超市一天的需求,超市挨家挨户收购难度太大,而且菜价波动很大,超市希望农户能定点、长期、大批量供应。

    原因2>>散户蔬菜质量难保证

    振华超市采购员王志强介绍,超市里的蔬菜对质量要求比较高,白菜心必须硬,黄瓜必须是笔直的,散户种植的蔬菜没有统一标准,种出来的菜质量参差不齐。超市去向农户收购时,一家农户的蔬菜可能只有一半是合格的,但如果说只收这一半合格的蔬菜,菜农肯定不愿意。“我们一般是上午去采购,下午4点前必须回来上货,如果散户种植的菜质量不合格,挨家挨户地挑确实很费时费力。”

    聊城萃琳蔬菜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崔怀芳介绍,他们与金鼎地下购物超市签定了合作关系,种植前由合作社统一采购肥料、种子、农药等,分发给农户,产品成熟后,合作社有专门的部门先进行分拣,挑出适合超市标准的蔬菜。

    聊城市商务部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蔬菜专业合作社1000余家,实行农超对接的却只有三四十家。

    原因3>>菜品单一缺少信息平台

    沙镇一种植芹菜的菜农介绍,他承包了十多亩地,都种了芹菜。听说可以农超对接后,他找过超市合作,但都被拒绝了。“超市说我种的菜单一,而且供应量不足,现在还得在地里等着商贩来收菜,商贩一般都压价压得很厉害。”

    大顺发超市负责人介绍,他们也实现了农超对接,由于大型批发商和下一个环节的批发商、菜贩或超市缺乏全面的信息沟通,可能受价格影响,多个批发商同时收购同一种蔬菜,造成供应过剩,但总销售量是一定的,这样当天的价格就会突然下降。在菜农种植面积较大的情况下,这种“撞车”出现的几率就会更大。“缺少这样的信息平台,万一‘撞车’,采购的蔬菜多了,肯定赔钱,为了防止这些损失,我们采购蔬菜的量都比较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余家蔬菜合作社只有三四十家农超对接
地头5分一斤市场却卖四五毛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