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02月09日
作者:
-
【PDF版】
|
|
 | 徐学舫与记者在徐镜心故居前。 |  | 徐镜心事迹入选历史教材。 刘国林 摄 |
|
本报记者 刘国林 1月22日,农历壬辰龙年除夕,龙口市黄山馆镇后徐家村,雪花飘飘,鞭炮炸响,徐氏宗谱也挂起来了。 54岁的徐学舫家,除了正屋的宗谱,还在西屋的东墙角挂出了一个一尺见方的镜框,镜框里的中年男子面貌清矍,双目炯炯有神。 这是徐学舫的曾祖父,辛亥革命先烈徐镜心的遗像。他因反对袁世凯,41岁即被残害于北京。
徐镜心生于胶东小村,名文衡,号镜心,字子鉴,留学于日本,曾被孙中山委任为同盟会山东主盟人,领导了山东、东北的革命活动,现葬于济南千佛山辛亥革命烈士陵园,是辛亥革命先驱中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多年来,徐氏后人缅怀先辈的革命精神,四处搜集先辈遗物、资料,春节期间,他们还利用亲友聚会的机会,促进徐镜心研究,激励后辈。 先人事迹入选历史教材 徐学舫现任龙口市黄山中学教师,在他的努力下,徐镜心进入了中学历史教材--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这本教材的第49页,右下角,有一幅徐镜心的资料照片。在“辛亥革命在山东”一节,介绍“徐镜心、丁惟汾、谢鸿焘等首批盟员,先后被推举为同盟会山东筑梦人或主要领导者。这些革命党人,通过办学校、报刊等方式,积极从事革命的宣传和组织活动”。 教材中还介绍,“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们积极响应,从1911年11月5日开始,山东的革命党人在徐镜心、丁惟汾、刘冠三、谢鸿焘等人的领导下,多次联合各界人士在省城济南集会,要求山东当局宣布独立。1911年11月12日晚,山东革命党人在烟台举义成功,打响了辛亥革命在山东的第一枪。迫于革命形势,山东巡抚孙宝琦只好于11月13日宣布山东独立。” 徐学舫介绍,1980年,在他当上教师的第五个年头,他翻看中学历史教材,发现缺少徐镜心的事迹介绍。于是,他按图索骥,给当时的中国历史教材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负责同志写信,表达了作为徐镜心后人的心愿。第一封信寄出后杳无音信,第二封信后时隔4个多月,当时的研究员卫香鹏回了信,请徐学舫搜集相关材料,力争弥补这一段事迹。后来,经过多方努力,徐镜心终于入选教材。 1981年,在卫香鹏委托下,徐学舫在后徐家村走访与徐家先辈关系密切的老人,丰富了曾祖父的家庭状况及办学经历。卫香鹏于1984年在《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中,撰写了《徐镜心》一文,从而为后学留下了信史。 现在,在先辈家乡,由于徐镜心的关系,辛亥革命那段历史,在年轻人的心目中更加鲜活、贴近。 2011年,逢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徐学舫受邀给黄山中学全体师生举办了一场讲座,介绍了徐镜心的革命事迹,弘扬了先辈革命精神,教育了下一代。提起“徐镜心”、“徐子鉴”,很多年轻人都说,他们在历史课本中学过这一段,他们还会自豪地告诉你:“在后徐家村,有徐镜心的故居。” 后辈精心修缮徐镜心故居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三,冷风刺骨,龙口市黄山馆后徐家村,再访徐镜心故居,大门紧锁,从屋脊、屋檐、外墙等处,可以看到刚刚修缮过的痕迹。这处故居,占地100多平方米,南屋、北屋、东厢都保存完好,西厢多年前拆掉改建平台盛放杂物。 徐学航今年41岁,也是徐镜心的曾孙,现在龙口市粮食局工作。他介绍,去年秋天,眼见故居失修,多方筹集了2万多元,对内外墙、房梁等多处进行了修缮,将来还要现场布展,丰富图片、资料、实物,让故居更加富有教育和启迪功能。 徐镜心家族在龙口市黄山馆镇后徐家村繁衍多代,到徐镜心的时代,已经有油坊、粉坊等产业,土地多达百亩,徐镜心也经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但是,为了革命事业,徐镜心劝说父亲变卖家财,筹集枪支弹药,联络各地义士投身革命,最终只留得一处空荡的故居,垂范后人。 希望命名“镜心学校” 徐学舫回忆,上世纪80年代,烟台市有关部门上门搜集徐镜心遗物,徐学舫和父亲拿出了保存多年的眼镜、英语词典等,对方付费5元,徐家父子分文未收。 黄山中学酝酿搬迁新址,以此为契机,徐氏后人设想,黄山中学或可命名为“镜心学校”,并专辟展室,启迪后辈。他们向上级有关部门投送了书面建议,得到有关领导肯定和支持。 徐学航还与众位后辈以及相关研究者,组织了徐镜心研究会,各自分工各负其责,多方搜集文史资料,涉猎范围逐步扩大。春节期间,他们还利用亲友聚会的机会,促进徐镜心研究。 徐学航认为,辛亥先辈在广州、湖北等地的活动广为人知,但是在山东尤其是烟台,以及东北的辽宁、吉林等地的革命活动,更给当时的清政府造成了巨大压力,山东是北京门户,东北是满清根基。直至徐镜心领导的登黄战役,堪称“埋葬清朝的最后一役”,导致1912年2月清帝退位。他与宋教仁曾多次并肩战斗,两人因反对袁世凯先后被杀害,当时有“南宋北徐”之称谓。 连续出版有关著作 去年9月,烟台大学李日教授和徐学航共同主编的《革命巨子徐镜心》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国人大、民革中央、山东省政协有关领导对该书出版十分关注。该书序言中说:“本书作者用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并通过辛亥革命亲历者的记述、徐镜心遗稿以及相关研究论文,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徐镜心为追求民主共和理想光辉而短暂的一生,论证了徐镜心为民主革命所建立的不朽功勋,还原了徐镜心在辛亥革命史上所具有的崇高地位。因而,本书是一部有着很高学术价值和珍贵史料价值的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 徐学航介绍,该书收录了很多徐镜心烈士的照片、手稿、电报、档案等珍贵资料,近50万字。其中,近百幅有关徐镜心的珍贵照片,以及徐镜心在《芝罘报》、《盛京时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政论文章,徐镜心在国会的发言及质问书与建议案及袁世凯杀害徐镜心的原始档案等一大批文献资料均为首次公开。 去年10月,由龙口市政协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座谈会暨《义炳千秋》发行仪式举行。《义炳千秋——徐镜心与山东同盟会》近30万字、400页,这本书以徐镜心这一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战斗历程为主线贯穿全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以徐镜心为首的山东同盟会在齐鲁大地上进行的这场伟大的革命。内容涉及孙中山、袁世凯及山东同盟会的一些历史人物,可读性强,被誉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