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季贪凉小心中风
  • 2012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炎炎夏季,酷暑难耐,很多人为图凉快会使用各种办法来降温,如吹空调、喝冷饮等。殊不知,这些看似简单的降暑方法如果没用对,很有可能诱发中风。以下四大诱因尤其要重视。
  闷热高温。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极易产生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等症状。加上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引起脑血栓或脑栓塞,加上老人对气温变化感觉迟钝,故中风前多无感觉,一旦感到闷热,有可能很快就出现中风症状,使家人措手不及。因此,老年人忽然出现症状轻微或“一闪而过”的头痛、头晕、眼花以及半身麻木、肢体感觉异常等,千万不要以为是“天热吃不好、睡不好”导致的,应赶紧送往医院。
  贪凉吹风。空调、电扇都要警惕。如果电扇直接对着头颈部吹,头皮温度下降,反射引起脑血管收缩,脑血流也随之减少,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而言,严重时可诱发脑中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收缩舒张,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脑梗塞。建议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而且应尽量避免频繁出入温度过低的空调房。
  擅自停药。过了冬季高发期,很多脑血管病患者就会放松警惕,一些高血压患者甚至直接就把药停了,这其实非常危险。血压在夏季确实会有所下降,但降得不多,而且很容易反弹。等到血压突然升高了再去降压,血压波动太大,很容易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等。所以,高血压患者,夏天即使血压趋于正常了,也不可自作主张停止用药。
  大口喝水。汗液蒸发是人体散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气温超过35℃时,更成为唯一的方式。当水分大量流失又补充不及时时,血液便会浓缩造成血小板聚集,极易在脑血管内膜的破损表面形成血栓,阻碍脑血液循环,导致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患者如果在大量出汗之后快速饮水,血容量突然增加造成血压波动过大,容易导致出血性中风。因此,夏季补水一定要适量,不可猛灌,放慢速度,少量多次。
        (据《新民晚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