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良 人的精神处境,从大的方面说,是时代造成的,但是,从个人自我塑造的方面,是完全私密的,它不为外人所知,因为,它成就于很多很多的阅读,特别是阅读哲学著作。 人的精神处境历来不被重视。这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原因,更有强烈的现实因素在起作用。“民以食为天”,被衣食温饱困扰的人,自然很少考虑自身的精神处境,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也不会把民众的精神处境放在重要的位置。 人的精神处境是什么?人在社会中是一种能动的生物,他或她有自我意识,能主动地去改变环境,使之适应自己的需要,并在其中完善自己的能力,如果他或她取得进展,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就能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因此,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人就是精神,而人之为人的处境,就是一种精神的处境。”雅氏的说法,好像不符合我们的习惯思维,因为我们总是认为,衣食住行是最要紧的,然后才有文化娱乐等“精神”的需求,因此,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而雅氏认为人就是精神,岂不是“唯心主义”? 我倒是觉得,之所以德国哲学把人的精神放在这么重要的、第一的位置,是更加重视人的社会性的表现。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状况,决定着社会的状况,要维护社会保持良好的状况并且不断发展,人际关系起着决定作用。而一个仅仅注重物质的社会,人际关系必定充满妒忌、争夺和尔虞我诈,必定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比如现在一些落进“中等收入陷阱”的南美洲国家,在这些国家里,虽然很富裕,但是贫富差距巨大,匪盗黑帮盘踞贫民窟,横行作恶。即使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频频发生的枪击惨案,难道不是严重毒化的人际关系的结果吗?是什么使人变态到这种程度,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戮?再看看我们自己,每天都有很多报道,有的让我们扼腕叹息,有的让我们怒不可遏! 人在社会中,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总是把自己被公众认可的程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用俗话说就是被人看得起。在当今社会,被人看得起可以有多种原因,比如,富有、有名气、有头衔、有官位等等,但是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人的精神状态,比如文化修养、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表现。因为这是人作为社会性的第一特征,也是人在社会中不断塑造自己的成果,它表明人对于社会生活,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对于人何以为人的真正理解。这种塑造和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很多时候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差异和不同正是人的精神处境的不同造成的。不幸的是,当今社会出现了人的精神处境恶化的趋向。想一想上世纪八十年代吧,那时候的人们,刚刚摆脱了十年动乱的苦难,那么意气风发、精神振奋地读书学习,投入四化建设,一波一波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对于提高人的“精神气”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今天的社会精神风貌,从流行的词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由“酷”到“囧”,再到“江南Style”这种集体无意识,人们并不知道那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人们不知道失去“自我”意味着失去了辨别和自制能力,随波逐流,自我意识已经荡然无存! 人的精神处境,从大的方面说,是时代造成的,但是,从个人自我塑造的方面,是完全私密的,它不为外人所知,因为,它成就于很多很多的阅读,特别是阅读哲学著作,因为“哲学是自我积极成就所凭借的思想”(雅氏语),那当然不是教科书上的哲学,那样的哲学有百害而无一益。好的哲学著作,我反复阅读,常常读到下半夜,很多思想像烛光让人豁然开朗。 好在终于有人问“你幸福吗”这样涉及人的精神处境的问题了,希望人们能从这个问题的答复中获取更多内心深处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