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升 修路架桥,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行为,却自古以来就受到世人的尊崇和称道,并称之为积德行善的义举,其中的道理人人明白,那就是公益性、无偿性和自觉性。 上下班的途中,要经过一个小村庄,村子里有一段“Z”字形的土路,曲曲折折地通向城区那条宽阔而平直的马路。虽是土路,却常年保持得平平整整、干干净净,雨天不积水,冬日不打滑,甚至连秋日的落叶和行人随手丢弃的垃圾也难见踪迹。每逢雨雪天,来来往往的路人常常感叹道:“这段土路真好走!” 是的,这段土路的确好走。路面富有弹性而又不泥泞,沙土铺垫而又不颠簸。而好走的背后,却是路两旁那七八户人家常年坚持养护的结果。这种养护,是自觉的,也是无偿的。我在这段路上来来回回已骑行了十多年,风里来,雨里去,时常看到那几户人家的男主人们手中攥着一张铁锨,这里垫几下土,那里撒一片沙;女主人抡着一把大扫帚,或早或晚,将树上刮落的枝梢和枯叶清理干净,把大卡车上滑落的石子或砖块捡拾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曾间断,就好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虽是举手之劳,却不仅方便了自己,更方便了许许多多过往的行人。他们不再顾忌打滑摔倒,不再担心泥水溅身。因而,这种习惯就成了一种美德,一种积德行善的义举。 其实,这样的善举由来已久。记得小时候,每到下雨天,常见村子里有几位老人,他们肩扛一把圆头的铁锨,时走时停,将路面上坑坑洼洼里的积水排放干净,再从家中背几粪箕炉渣,或者用小推车从村西河道里运几车细沙,铺撒在上面,扒拉平整,来回踩上几遍,这些泥巴路便好走了许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夏天,夜间突降的暴雨冲垮了村西头那条河沟上唯一的一座小石桥,村子里的人无法外出。可我一大早上学走到那里时,却不知哪位好心人早在上面平铺上了三页门板。等大水过后,乡亲们又自发捐资,买来石条、石块,重新进行了修葺。直到今天,这座小桥依然坚固。 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这样的善举也是数不胜数。在德州乐陵市存有一块“力行善事”的匾额,这是清嘉庆年间,时任知县的邵延曾遵皇帝之命赐给张瑟桥村村民张寿文的,以表彰其为乡亲慷慨捐资修桥的义举。当地《张氏族谱》非常清晰地记载:乐陵县张瑟桥村位于马颊河北岸,嘉庆年间,该村在马颊河上过往的简易小桥常被冲毁,而在河南岸有该村一半的土地,人们只得依靠一条小船摆渡。为解决两岸百姓渡河问题,村民张寿文变卖了家产捐资修桥,从此两岸变通途。嘉庆皇帝闻知此事,便赐予张寿文“力行善事”的匾额。 普通百姓的善举值得褒奖,而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修桥的事迹也让人津津乐道。冯先生一生修桥无数,无论是在河北省张家口,还是在安徽的家乡巢县,他都曾为方便群众捐资建桥。1933年,冯玉祥第二次隐居于泰山时,在泰山郊区办起个小科学实验馆。此馆在山脚西部的小王庄边上,从住处到科学馆必须经过一条水沟。这条沟里的水,一到夏秋季节,水势猛涨,人们只好望河却步。一天,冯将军专程来到河边,来回走了几遍,反复察看地形,最终确定了造桥位置。这是一座石结构拱桥,全部采用泰山上的石头。施工过程中,冯先生常到工地视察,要求严把质量关。 大桥建成后,部属就命名事宜请示冯先生,先生稍作沉思,挥笔写下“大众桥”三个大字,并解释道:“我们本意不就是为方便大众才建这座桥的吗?”后人每每行走至此,常常追念将军的善举。 修路架桥,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行为,却自古以来就受到世人的尊崇和称道,并称之为积德行善的义举,其中的道理人人明白,那就是公益性、无偿性和自觉性。方便了自己,更方便了众人,这是公益性;不计名利,不图回报,这是无偿性;心甘情愿,常年坚持,这是自觉性。而要人人都能做到这点,却又实属不易,尤其是在做什么事情都首先考虑报酬的今天,这样的善举,更是显得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