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捞起30多名溺水者,李晓勇和他的救援队—— |
救人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
本报记者杨青由淑敏 | |
- 2013年0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李晓勇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由淑敏 摄 |
|
李晓勇办公室里放着一个迷彩箱,里面装着折叠铁锹、指北针、救生衣、雨衣等救援设备,看到这些你或许猜不准他的真正身份。但这个救援箱,却记录了一支水上救援队伍的故事。这个救援团队8年捞起30多名溺水者,总是出现在救援第一线。而这支队伍的带头人李晓勇真正的身份是,滨州军分区修械所所长、秦台军事训练基地主任。 一不小心成了救援队队长 作为修械所所长,52岁的李晓勇带领的是专业维修武器的队伍,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从2006年开始,8年里打捞起30多名溺水者,他们的队伍也得到了老百姓和相关部门的认可,被称赞为“专业打捞队”。作为数十次救援总指挥,李晓勇也一不小心多了个头衔:“救援队队长”。 说到怎么形成了这样一支义务救援团队,就不得不说李晓勇第一次的救援行动。2006年5月10日,有群众向修械所求援,希望军分区能够帮助打捞在中海溺水的一名医生。得到首长的批准后,李晓勇召集修械所里的兄弟们,带上部队配发的冲锋舟,奋战8个小时完成了打捞任务。“慢慢地群众、民警、消防官兵遇到救援困难,就会找到我们,我们也觉得是义不容辞的事”。李晓勇说。 “别人打捞不出来的,我们却能打捞出来,这全靠经验。”李晓勇给我们谈起来救援的步骤和经验。打捞救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做好这件事情,李晓勇和他的队伍默默付出了很多。救援用的冲锋舟,每个重1吨多,装车卸车都需要18-20个人。后来李晓勇为了节省救援时间,自己焊了小拖车,冲锋舟一直放在拖车上,随时待命。 作为一支非专业队伍,自然没有经费,但是李晓勇给自己的队伍配备了救援设备,办公室里的救援箱,就是为了能随时拎着抢险的。“遇到救援的事,老百姓心里焦急,我们不能到了之后干不了活,设备都配好了,抢险得力,老百姓才放心。”救援行动的人员花销、冲锋舟油费、设备损耗,都得几万块,而这些都是李晓勇和兄弟们自己负担,从来没用过老百姓的钱,连救援后的吃饭问题,都是自己解决的。 “兄弟们都是好样的” 采访过程中,讲述各种救援例子和打捞现场的同时,李晓勇说更多的是这么多年来一直跟随着他的那帮兄弟,“修械所里的加上秦台军事训练基地的,主要的打捞人员大概有二十多个,还有十多个遇到人手不够的时候也能顶上,算作‘后备队员’吧!”李晓勇笑着说。 聊起自己那帮兄弟,李晓勇感慨颇多,“有年纪大的已经快60岁了,有患胃癌的,有心脏病的,还有股骨头坏死的,但只要有通知去救援,他们从没有过半个不字,都是立马向救援现场赶。”每次从接到救援的通知到从四面八方集合带着设备到现场,近处一般用不了半个小时,堪比专业抢险队。 修械所副所长刘国栋,今年58岁,副书记张连志,今年59岁,明年就是退休的年纪。俩人却依然每次都到现场参加救援,经常还要亲自在冲锋舟上打捞溺水者。“我是一个军人,为人民服务不能只喊口号,老百姓没办法才来找我们的,就算不是自己的工作也得上啊!”张连志说,家里人也有担心他的身体劝他救援的事交给年轻人的,但是他觉得自己身体还好,能帮多少就要帮多少,“明年退休了,他们如果通知我救援,我还是会去!” 还有股骨头坏死的修车班班长李建刚,还有说不完的豪情兄弟…… 雷锋精神渗透在骨子里 救援活动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李晓勇和他队伍里的很多成员都不再年轻,救援活动有时持续数小时,有时要彻夜搜救,多次救援,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不小的考验。谈起这些,李晓勇说:“那时候心里什么也不想,就想着怎么捞出来,捞不出来怎么办?”面对我们钦佩的眼光,他只是淡淡地说:“救人多了,习以为常了。”并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么伟大的事情,学雷锋,做好事,兄弟们也都是这样做的。 李晓勇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母亲都是抗日战争时的老党员。小时候亲身经历着学雷锋活动的热潮,雷锋精神给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奋不顾身、公而忘私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已经深植在他的骨子里。 “当我看到坐在岸边,焦急等待的老百姓,我觉得责任就在我身上。有时没有打捞出来,晚上就会睡不着觉。”救援时李晓勇和他的兄弟们只想着怎么救援。每次打捞成功长舒一口气的同时,也忍不住为一条生命的逝去惋惜。“有一次打捞很困难,当我们终于把人打捞上来的时候,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声‘解放军万岁!'至今我也忘不了。”李晓勇动情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