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旬老太照顾瘫痪儿媳七年 |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历经坎坷但她豁达坚强 | |
- 2013年05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王老太虽然经历了很多坎坷,但她面对艰难的生活,非常坚强。 |
|
文/片 本报记者 姚楠 通讯员 袁广义
对于71岁的成武县工业园区张吕庄的老人王显福来说,年幼时早年丧父,母亲是家里的“天”。斗转星移,岁月流转,王显福娶妻生子,几十年过去,他从母亲怀抱中的孩童变成七旬老人;命运对待王显福一家特别苛刻,七年前,他的妻子张翠兰患病瘫痪,丧失劳动能力,本已贫困的家中雪上加霜,又是他的老母亲,用女人特有的坚韧和乐观把这个家撑了起来,帮助他一起照顾患病的张翠兰,又一次当起了王显福的“天”。
儿媳病重 她扛起当家大梁 5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王显福家,春日暖阳中,一位头戴老式头巾的瘦弱老人正坐在屋前做针线活,她要把一条长裤改短些,地上的纸盒中,叠着七八条长裤,都是她要做的“功课”,这些裤子有的是孙子孙女们的,有的是街坊四邻给的。 这就是王显福的母亲,今年91岁的王危氏,记者上前打招呼,老人对答如流。“这么好的裤子,就是我穿着有点长,改短了就行了。”见到记者,王老太从手中的针线抬起头来,笑盈满面,虽然满脸皱纹,可老人满含笑意的双眼看起来格外明亮。自从七年前儿媳张翠兰瘫痪,这个贫困家庭的所有收入几乎都投在了医药费上,平时老人的衣服大部分要靠乡邻接济。 不做针线活的日子,王老太就外出捡柴禾,能省一点是一点,家中也从未买过馒头,都是老人亲自蒸。“还是年纪大了,上次做一回馍累得她一天没起来。”说话间,王显福不知从哪儿摸到一张皱皱巴巴的纸,从一个塑料瓶里颤颤巍巍地倒出一些烟叶,小心翼翼地卷着,点着后抽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他的三个儿子家中也十分拮据,现在和他们分开过,虽然儿孙常来看望,但平日里就他和母亲、妻子三人一起生活。 王显福说,由于他自己患有心脏病,妻子七年前的腰椎间盘突出突然恶化导致瘫痪,生活无法自理,相依为命的三个人中,数母亲的身体最“扎实”,至今眼不花耳不聋,烧水做饭这样“有技术难度”的活,还是要老母亲亲自上阵才行。 而在王显福的乡邻们看来,无论多大年纪,王显福在母亲面前始终是需要照顾的小孩。“家里还有一亩地,平时显福就下地干活,但家务活要靠老奶奶操持,要是没有她,这个家早垮了。”妻子生活无法自理,家中大小事王显福都要和母亲商量,甚至一日三餐都要靠王老太。“每天都是老奶奶做好饭端到儿媳跟前,毫不夸张地说,要是哪天老奶奶没烧水,翠兰都得渴着。” 早年丧夫 她命运坎坷却坚强 “活了90多岁,真是啥事都让我赶上了。”王老太1923年生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饥荒、改革开放等中国历史大事件她几乎全经历了一遍。而命运对待王老太一家也格外苛刻,王显福一岁多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王老太独自抚养将儿子抚养成人,又为他娶妻生子。本想安享晚年,无奈儿媳又患病倒下,需要照料。 命运坎坷,提起生活中的辛酸与艰难,老人家忍不住抹起了眼泪,但很快她又恢复了一贯的达观、知足。“和早先比起来,现在的日子不知好多少倍!起码再没闹过饥荒。再有钱,还不是一日三餐?有病了,最难受的还不是自己?” 乡邻们既同情王老太的命运,又佩服她的坚强与乐观。“没见她跟谁吵过架、拌过嘴,见谁都是乐呵呵的,别人都是年轻的伺候老人,她每天伺候儿媳妇,也没听她埋怨过啥,真是不容易。” 王老太告诉记者,儿媳瘫痪前,十分孝顺,也十分能干,病倒后就沉默了许多。“以前我们就没吵过一句,就是她现在不能动了,我也不能不管啊!” 王显福说,最近几年,老母亲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成武县城,“几天前,孙子带着她到县城周自齐公园转了一圈,把她高兴坏了,她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的风景了。”每天围着村子转,一点小风景都让王老太觉得十分满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