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一男子下岗后成功创业,不忘感恩社会 |
他捐资140万为家乡修路 |
| |
- 2013年05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崔如坤 通讯员 宋银生
“修路造福乡亲,算是我回报社会的心愿之一吧。”5月2日,远在北京的袁烽电话中平静地说。前不久,下岗创业的他,自掏腰包140万为家乡修路。4月30日,由他出资修建的曹县王集镇袁白庄至季集段乡村公路开工修建,预计6月底完工。 下岗职工尝试创业路 今年45岁的袁烽老家是曹县王集镇袁白庄人,曾经有令那个年代人们羡慕的工作。1985年,他考取菏泽技校,毕业后,顺利成为一名工人,进入菏泽造纸厂工作。由于工作努力,业绩突出,还干到了造纸厂办公室主任的位置,负责厂子产品的销售工作。 2001年,菏泽造纸厂倒闭,袁烽成为一名下岗工人。不久,他跑到江苏无锡自主创业,干起了熟悉的“老本行”,做起纸张批发生意。 直到2006年,从小擅长绘画的袁烽到北京朝阳区高牌店古典家具一条街考察后,决定做加工古典家具生意。 袁烽胆大心细,善于动脑,往往有独特的创意,其把自个的创意,绘画雕刻到古典家具上。由于创意新颖,画作古朴典雅,产品一上市就受到顾客欢迎。 经营中,袁烽始终没有丢掉鲁西南人淳朴善良的传统,坚持做事先做人的理念,用诚信去感动顾客。几年间,生意越做越大,常年有6个工厂为其加工生产家具,如今其产品也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创业成功不忘感恩社会 “自个富裕了,就要想着回报社会。”袁烽心中这样想,也开始这样做。今年春节,袁烽回菏泽曹县老家探亲,发现家乡的一段道路坑洼不平,破损严重,影响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不能想象一到雨雪天泥泞的道路,乡亲们咋出行?”袁烽说,他便有了为家乡修路的想法。 前不久,他出资的140万到位,修路工程成功招标。4月30日,由其出资修建的公路开工仪式,在其老家曹县王集镇袁白庄举行。预计6月底,一条长12华里,贯穿袁白庄、谢庄、胡庄、杜庄、季集5个行政村,路基宽6米,油路面4.2米的乡村公路将贯通。 “袁烽真是好样的,年久失修的路,让他一朝解决啦。”采访中,公路穿过的几个村子的村民无不称赞袁烽的做法。他们乐呵呵地说,等路修好了,他们几个村的村民就跟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告别了。 而对于出资为家乡修路的举动,袁烽却平静地说,只要是造福乡亲们的事他就愿做,“这也是我回报社会的一个心愿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