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军休所王守刚老人今年83岁,老家是滨城区彭李街道办事处。王守刚老人从1947年6月份参加革命工作,但随着年龄慢慢增大记忆越来越模糊。老人至今保存着他年轻时的三张照片,一看到这三张照片老人便能想起他年轻时的事情。 “这张照片是1949年时去惠民地委党校学习的时候照的,这两个人都是跟我一起去的,是我的同学。”王守刚拿着一张三人照片给记者看,为了把这几张照片保存好,王守刚老人专门把照片放在一个相框里,“他这几张照片我都不给他随便乱动,都是他自己收着。”王守刚老伴邵桂芬说。 1949年,王守刚19岁时在当时的滨县马店区任宣传科科长,因为区团委书记要调动工作,他便与区团委书记和区社主任合影留念。“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下雨天帮着农民群众给庄稼排涝,那个时候马店区一到雨天就容易涝。”老人回忆说,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抢救不及时,老百姓收成就降低。“庄稼地里的水都能淹没小腿,一遇到这种涝灾我们就带领群众们赶紧干啊。” 在马店工作一年多,因为朝鲜战争爆发,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王守刚于1950年冬天动员广大青年踊跃参军报名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夏天,王守刚跨过鸭绿江便到了抗美援朝前线。“我记得行军时身背枪支弹药和粮食等六七十斤重的物资,每天夜间步行百十里,两只脚都起了十多个血泡,过河时鞋中又灌进了沙子,沙子和血肉粘在一起,没走一步,真是钻心疼啊。”王守刚难受地说,“在通过敌人飞机封锁线时还得跑步前进,我还帮助十六七岁的小战士扛枪被米袋子,最后任务完成后我还被评为三好干部呢。” 后来王守刚老人参加了金城夏季反击大战,他曾经带领30多名战士跟随团指挥部负责收管、教育、审查、登记押送战俘任务,“押送过称中没有房屋也没有围墙,还下着大雨,我们31个人圆满完成了管教押送600多名战俘的任务,没有一个逃跑的,也没有伤亡,其中有一个美国战俘要送我手表,我没要,那个美国军官竖起大拇指对我说‘志愿军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和最好的军队’。” “那个时候因为行军任务艰巨,经常遇到大雨冲毁了公路,敌人飞机炸毁了桥梁和铁路,粮食运不上来,我们每人一天只能喝二两半小米稀饭,只能吃野菜树皮充饥啊。”老人回忆说。老人先后参加了烽火山狙击战,长山梁子狙击战以及奇袭白虎团战斗等。“1955年回来后便授予了我上尉军衔,那个时候我才24岁。”老人拿着一张他个人的照片给记者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