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梁才派出所开展“四型”警务,便民利民—— |
小小扑克牌传安全防范知识 |
本报记者王忠才本报通讯员初宇 | |
- 2013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接受群众咨询求助。 |
|
管道成“天梯”、贵重财物莫放家中、家中无人莫露痕迹……这些提醒不是写在宣传画上,也不是贴在路口处,而是作为一种常玩的娱乐扑克牌走进居民家中,时刻提醒着居民如何做好防范。滨城区梁才派出所开展“四型”警务,送证上门、安全防范手册、安全防范扑克牌、温馨雨伞这“四把钥匙”敲开了群众的家门,更敲开了群众的“心门”。 四把钥匙连民心 服务暖民心 在梁才派出所,打开一盒盒的扑克牌,上面印制了各种安全防范知识。梁才派出所所长房雪瑞告诉记者,梁才辖区处在城乡结合部,很多居民有空闲时凑在一起打扑克的习惯,梁才派出所结合农村实际,印制了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册、安全防范扑克牌和温馨雨伞,将户政服务有关内容、户籍电话以及日常防火、防盗、防抢、防骗等内容印制在上面,社区民警在走访时顺便将这些东西送到群众手中,既宣传了公安工作,又提高了群众防范意识,使警民关系更加融洽,“既有内容,还有漫画,可读性很强。” 房雪瑞说,社区民警到群众家中走访是家常便饭,如何以合适的理由敲开群众的门,消除群众的抵触情绪成为走访工作的前提。为了更好走进群众,与他们心与心的沟通,梁才派出所推出了送身份证上门服务的举措,缩短了群众办理身份证的时间,方便了群众,拉近了警民感情,也为社区民警开展入户调查工作创造了条件。 派出所精心录制的“小尚说平安”系列片,以百姓话题、地方方言的形式向村民宣传安全防范,同时开通短信预警平台,将“四型警务”、“社区六进”有关内容融入在里面,社区民警在走访时把“平安”送到群众手中,既宣传了公安工作,又提高了群众防范意识。利用流动警务车,将户籍业务办理等公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大大方便了群众。密切警民关系,居民也积极与民警紧密联系起来,今年5月份,社区民警通过群众主动提供的线索,一举抓获法轮功邪教人员3名,捣毁窝点2处。 “送证上门、安全防范手册、安全防范扑克牌、温馨雨伞”这“四把钥匙”敲开的不仅是群众的家门,更是群众的“心门”,而换来的是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大量的鲜活信息,延伸了“最美丽窗口”的内涵。 专项行动消“黑户” 七家庭受益 “只有走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最需要的东西在哪里,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主动去帮助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真心努力了,即使由于客观条件办不成,群众也会理解。”房雪瑞说,在日常工作中,他将所有社区民警“赶出”办公室,最大限度沉到群众中去。 “因各种遗留问题,有很多黑户,一个家庭有黑户,对我们来说是小事,但对他们家庭来说是大事。”群众的户口关乎着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幸福,关乎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子女入学、养老医疗等都和户籍相关联,户籍成为享受这些社会保障的前提之一。 梁才办事处西刘村的张世培原籍重庆,20多年前与现在的丈夫结识并来到了滨州生活。由于路途遥远,经济条件有限,当时的张世培没有把迁户口的事情放在心上,这一放就是20多年。这20多年里,张世培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变。 张世培所在的重庆市云阳县洪狮区龙洞乡由于三峡工程建设,整体迁移到了江西,家里父母相继去世,姊妹也远嫁他方。由于长时间没有和家里联系,当地派出所已经把张世培的户口销户了,她由此也成为了“黑户人”。“出门住旅馆住不下,到厂里打工人家不敢要,国家养老保险上不了,生病住院也报销不了......”说起没有户口,张世培一肚子苦水。梁才派出所了解情况后特事特办,根据户籍有关规定,积极争取帮助张世培在本地恢复户口。 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因素,多年前很多像张世培这样的外来人员在家乡被销了户,成为了“黑户人”,无法享受当前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也给他们现在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基于这种考虑,梁才派出所开展了“特殊人员户籍整顿”专项行动,主动帮助这些特殊人员解决户口问题。梁才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走村入户,沉到群众中,了解掌握这部分人的信息,主动帮助他们解决户口难题。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派出所民警利用中午、晚上群众农闲时间进行走访调查。截至目前,梁才派出所已经帮助辖区7名群众恢复了户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