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修全 报道
本报7月4日讯 4日上午,甲午战争博物馆副馆长王记华走进沟北边防派出所,实地查看那颗炮弹。王记华初步认定该炮弹应为甲午战争后的时代遗物,办理相关手续后,王记华带回该枚炮弹,准备做进一步鉴定。 6月30日,一枚60多公分长、直径约12公分的废旧炮弹在经区环海路污水处理厂附近被发现。2日上午,山东史学会甲午专业委员会委员孙建军初步判断弹头可能是1895年威海保卫战中、北洋舰队“广丙”舰发射到杨家滩北沙滩上的。 7月4日上午,甲午战争博物馆副馆长王记华等人赶到沟北边防派出所实地查看。一打眼,王记华便被吸引住了,“12公分口径,虽然较其他大口径炮弹显得小了些,但仍被归类于大口径炮弹”。王记华也认同该枚炮弹被发射后未爆。对于炮弹尾环上的密集的螺纹,王记华充满了兴趣。他认为,这些螺纹在炮弹发射前是没有的,炮弹发射时,尾环与膛线摩擦才留下螺纹。 王记华认为,炮弹材质较好,腐蚀程度一般,初步判断产自甲午战争后时代。从其流线型外观及制作工艺看,“不可能是当时中国可以生产的”。 炮弹的另一可疑之处是,弹身通体无任何字母、符号。北洋舰队时期,大量进口欧美造炮弹,之后英租时期、日占时期,均有外国船舰途径威海,故该枚“外国产”炮弹确系何年产物,还得仔细比对鉴定。 当天上午,甲午馆和沟北边防派出所办理接收手续,王记华带回该枚炮弹,将仔细比对鉴定。甲午战争博物馆目前藏有30余枚甲午战争期间的炮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