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 |
3月发现问题,为何8月才报 |
| |
- 2013年08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8月4日省城某超市的员工在排查是否有涉及肉毒杆菌污染批次的奶粉。 本报记者 林媛媛 摄 |
|
恒天然集团3日在新西兰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更多此次在乳品中检出肉毒杆菌的详情。事实上,这已经是这家跨国乳业巨头今年第二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了。专家认为,此次肉毒杆菌事件被曝光后,或将对进口乳制品行业形成巨大的冲击。
为何不采取临时应急措施? 按恒天然的说法,企业在今年3月的检测中便发现了潜在质量问题。直至7月31日的检测结果显示,存在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的污染。 为何耗时这么久才发现问题?公司执行董事加里·罗马诺说:“得出这一结果所作的科学检测使用了现代技术标准。我们总想做事情快一点,但现实是,根据现有技术,要耗时那么长。”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恒天然对自己的丑闻不护短,对消费者来说总体还是负责任的。但是恒天然在发现问题的苗头时就应该采取一个临时应急措施,叫停产品的生产销售,然后再去查。 为何拒绝说明“受污”产品去向? 恒天然于2日告知8家客户质量问题后,仍拒绝提供8家企业和相关产品名称,拒绝说明“受污”产品销往哪些国家和地区。直到国家质检总局宣布,经中新双方核查,初步确定有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 “洋奶粉”就此跌下“神坛”? 乳制品是新西兰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其9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年出口额约为84亿美元,占新西兰总出口额的四分之一。乳业巨头恒天然控制了新西兰90%的奶源。 而我国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我国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 然而,连续爆出问题的恒天然集团,也开始动摇了部分中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百分百纯净”的信心。有不少中国网民表示,肉毒杆菌是连饱受诟病的国产奶粉都没检出过的致命病菌,而恰恰在大家无比信任的洋奶粉中发现了,很让人震惊。从奶粉安全看来以后不能以国产、进口来划分质量了。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认为,“洋奶粉”跌下“神坛”的事实警示中国的乳制品企业,更需要潜下心来重建信心体系,同时通过透明化生产过程等手段向国人证明自己产品的品质,增强高端消费市场竞争力,加大对进口奶粉的替代力度。 据新华社、北京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