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了,随手整理一下几个月来没整理的名片。 众所周知,名片并非是仅仅印有姓名的纸片。较之姓名主语,不如说姓名前的头衔定语更为要紧。这么着,仅此一点就让我觉出最近接到的海峡两岸大学人士名片的差异了。 喏,中国台湾那边的:“专任副教授兼系主任”、“教授兼系主任”、“日本语文学系教授兼外语学院院长”……看出来了吧?专业职称(学衔)在前,行政职务(官衔)随后。 而咱们内地这边几乎完全颠倒过来。出于慎重,刚才随手抽出几张内地同事的名片摊开看,结果无不是系主任、副院长、院长或书记在前,教授随后,其中一位竟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市政协常委、××评委会副秘书长、校长助理兼后勤处长等“官衔”密密麻麻定在“教授”前面,压得“教授”活像庆功兼总结会上落败的中国女排姑娘,缩在角落里大气不敢出。 也许你会打抱不平:别小题大做好不好?不就换个排列顺序嘛!须知顺序非同儿戏,顺序决定主次高低,决定评价取向,决定习惯。比如夫妻、子女、公婆、男女,你总不能倒置为妻夫、女子、婆公、女男吧?再如书记、县长之序被视为理所当然,县长、书记则断然不可。由县长而书记曰升,由书记而县长曰何? 自不待言,先教授而后主任、院长,盖因看重学衔;先主任、院长而后教授,盖因看重官衔。前者学术挂帅,学术化;后者行政第一,行政化。 (据《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