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确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茶的国家,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意思明了,喝茶这事起自秦朝统一巴蜀之后,而喝茶的起源地就是巴蜀。从那到今,至少有两千多年了吧。那时候,大英帝国有人喝茶吗,肯定没有,茶这个词还没有呢。欧洲大陆上的人第一次知道茶的一些事,还是从一个阿拉伯商人那里听到的,不是怎么喝茶,而是政府如何从茶叶中抽税。印度、斯里兰卡、泰国有人喝茶吗,估计够呛,直到今天在这些国家也没有几个人会喝茶,喝的也是乱七八糟的英式茶。而英式茶的前身则是十八世纪的咖啡馆,这点连英国人都毫不避讳。 如果认为顾炎武尚属“道听途说”,他毕竟没有生活在秦朝。那么,被尊为“茶圣”的唐人陆羽,就应该是中国茶发展到大唐帝国的亲历者。他编写的《茶经》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也是中国茶止于唐代的一个系统的叙述和总结。它不是历史资料的罗列和民间传说的再加工,是以流传到唐的茶史为基调,将茶的产地、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甚至功效,融合成技术性很强、操作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茶的圣经。《茶经》问世使“世人益知茶”,同时也使世人皆知陆羽。 最早真正认真学习贯彻《茶经》精神,灵活运用《茶经》,发扬光大《茶经》,结合本国实际引进《茶经》的,是我们的东邻日本人。唐朝时期,他们有大批使者入唐学习,一研佛学,再一个就是学习茶道。日本人也不像英国人那样虚伪,明明喝茶上瘾,把开了几百年的咖啡馆改成茶馆,却还信口雌黄说什么养成喝茶的习惯后,男人们失去了仪表,女人们失去了美貌。日本使者回国以后就是大肆推广唐帝国的茶道,到了宋朝,茶在日本大行其道,甚至渗入武道,茶道误入岔道,日渐成为一种扭曲的民族精神。而此时,大宋朝却摊上了大事,从不喝茶论道的北方游牧民族挥鞭骑马南侵,将宋朝的遗老遗少赶到东南沿海,偏居一隅。 自此之后,茶道中落,茶叶生意却日渐旺盛,到了明代茶的交易已经成为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南方大片地区,茶与盐合署缴税,其价值可见一斑。这时候,茶的主要去向已经不是国内各地,而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诸国,曾经被“标榜上流社会的娱乐享受,并且成为王公贵族的社交赠礼”的茶,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英国人从中国等国家进口茶,然后再做转口贸易,运销美洲、澳洲,赚了个钵满盆满。然而,所谓贪婪必要代价,就在英国人喝着大茶赚着大把钞票,沉浸在“日不落帝国”的阵阵茶香之时,不满对茶课以重税的美国人烦了,民众将茶叶货柜推到波士顿湾底以示抗议。这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毫不夸张地说,一种叫做茶的植物叶子,改变了世界格局,而那种植物的叶子就来自东方的中国。 清晰可记,小的时候我生活的村子里就有一棵粗壮的大茶树。春天到了,茶树长出嫩绿的小叶,村里的老人就让孩子们爬上树采摘那些小叶子,他们带回家晾晒数日,之后就沏茶喝水,茶香飘飘,沁人肺腑。可以肯定,我们村的这棵大茶树是没有参与到美国的独立战争中,但是,它却告诉人们“南方有佳木”,至少明朝中期以后慢慢北移,扩散到气候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的齐鲁大地。 《问茶齐鲁》始于这棵记忆中的老茶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