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属于并寄托自己民族情感的乡间物品,就像荷兰的风车,就像我们水边的石磨和屋檐下垂挂的蒜辫或红辣椒。
行驶在美国乡间,望着路两旁的田野,开阔无边,正是玉米拔节劲长的季节,绿叶随风起伏,浪一样一直摇曳到天边,感觉很像北大荒。在这样的田野中间,常常可以看到一座旧谷仓突兀地立着,像一个巨大的稻草人,显得有些孤独,垂下昔日的影子,吟着怀旧的诗句。这是北大荒没有的景致。 大多数谷仓是木结构,呈尖顶六边形,仓顶有的涂成黄色,有的涂成白色或灰色,但四壁一般都涂成红色,便和绿色的田野对比得色彩格外明亮。想象着如果到了冬天,白雪皑皑中,红白相映,更会惹人眼目。即使有的谷仓颜色有些斑驳脱落,依然显得那样艳丽。 这些谷仓至少有几十年甚至半个多世纪乃至百年的历史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它们早被废弃不用,成为空壳了,有的身上爬满了杂草和藤蔓,有的仓顶筑起了鸟巢,为什么没有拆除,依然让它们顽固地站在那里? 如果是在田野里,倒也多少可以理解,它们毕竟曾经和田野联姻,是乡间的一员,就让它们像一棵棵老树一样,立在那里,和人们相看两不厌。但在日益城镇化的进程中,不少田野早就变为了城镇,乡间只成为了回忆中的印象,为什么很多地方依然矗立着这样的旧谷仓,和四围的楼房别墅那样不相称,显得那样另类?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美国人见怪不怪,早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认为它们和别墅楼房和平共处,成了城镇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不大明白,为什么他们如此情有独钟,不愿意和它们分离?在我浅陋的意识里,再如何怀旧,再如何情有独钟,在城镇寸土寸金的地盘中,我们是不会让它们占据着那么大的地方的,早就拆掉,然后平地起高楼,让它们成为可以销售的建筑面积。 这次来美国,住印第安纳州的布鲁明顿,在我居住的社区,一天黄昏散步,走到社区边上,老远就看到这样一座硕大的旧谷仓,砖红色的四壁,在夕阳下仿佛火一样燃烧着,存活着往昔旺盛的生命。走近看,才发现,谷仓立在一道小溪边,它的前面是一片开阔的草坪,除了一部分辟为儿童乐园,安装了滑梯、秋千和凉棚之外,大部分依然是绿茵如毯的草坪。可以想象当年这里是一片草木茂盛的田野,1985年建这个社区的时候,不仅保留住这座谷仓,还保留了谷仓前的这片田野。如果在我们这里,开发商会毫不留情地开来推土机,木质的谷仓根本经不起铁家伙的摧枯拉朽。然后,推土机会不可一世地占领这片都市里的最后一片田野,让它们不再生长庄稼而只能生长楼盘。 或许,这就是城镇化的建设伦理不尽相同了。我们信奉的是不破不立、拆旧立新,我们一直认为新楼房比旧房子要好,要更有价值。当然,这个价值已经删繁就简纯粹沦为了经济价值,便很轻而易举就忽略掉了旧房子由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价值。我想起了加拿大学者雅各布斯曾经说过的话:“必须保留一些各个年代混合的旧建筑……城市里的新建筑的价值可以由别的东西——如花费更多的资金来代替。但是,旧建筑是不能随意取代的,这种价值是由时间形成的。这种多样性对于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只能继承,并在日后的岁月里持续下去。”在这里,雅各布斯指的是城市里的老建筑,如我们北京破旧四合院的老房子。我觉得,说这些旧谷仓一样合适。 美国乡间的旧谷仓,和我们四合院的旧房子还不尽相同。它们纯属于乡村记忆,完全是农业时代的产物,已经没有了实用功能,只具有象征意义。这样的想法,很快在我去了费城附近一个叫新希望(New Hope)的小镇后被打破。这是一个近几十年由一批自由画家聚集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小镇,极具艺术气息。一条河穿城而过,河畔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旧谷仓,几乎成了小镇标志性的建筑。这座谷仓,如今成了剧场,我去的那天晚上正演出莫扎特的歌剧。谷仓的外表依然保留着旧貌,里面却更换一新,当年盛满谷物的地方,变成了舞台和一排排座椅,售票的窗口是乡村房间的模样,古色古香,又洋溢着乡土气息。聪明的美国人,并没有让旧谷仓千篇一律地呆立在那里游手好闲,而是适时适地和小镇的艺术氛围交融在一起,让历史和现代交织,让象征和实用相汇。 前两天去芝加哥,参观美术馆,在美国百年画作的展厅里,一眼看见一幅乡间旧谷仓的油画。倒不是它的画幅有多大,而是谷仓独有的鲜艳的红色,那样醒目,蹿出了火焰一般,立刻燃烧在我的眼睛中。我走过去看,原来是美国著名画家查尔斯·希勒(Charles Sheeler)的作品。这是希勒1940年的作品,名字叫做《巴克斯郡谷仓》。巴克斯郡就在费城附近,新希望小镇便属于该郡。看那时的谷仓四周还是一片真正的田野,谷仓前围有围栏,栅栏里有老牛。只半个多世纪,却已是沧海桑田,谷仓成为了田野的记忆和都市里的风景。不过,希勒的画让我有些明白了,为什么美国人对乡间的旧谷仓情有独钟。在美国的画家里,希勒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将谷仓入画的人。他们将谷仓变成了一种艺术品,是因为他们表现出了美国人对谷仓的感情。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属于并寄托自己民族情感的乡间物品,就像荷兰的风车,就像我们水边的石磨和屋檐下垂挂的蒜辫或红辣椒。 (本文作者为著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