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敏 近日,笔者跟随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市场超市,亲历了蔬菜价格三级跳的过程:一斤冬瓜田间收购价仅为一毛六七,进入零售市场的销售价达到每斤八毛,价格涨了三四倍。笔者认为,要为“菜篮子”减负,要在“最后一公里”的公益化上做文章。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最后一公里”菜价的涨幅实在太厉害。对此,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曾做过分析:一是政府对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各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多由社会投入建设,并以营利为目的,导致进场费、摊位费、交易费不断高企,最终反映在菜价上;二是在城市卖菜的农民生活成本高,社会保障匮乏,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在零售环节对蔬菜加价;三是农产品的增值税抵扣政策没有完全落实,让超市的蔬菜价格始终比农贸市场高。 众所周知,现在国家对蔬菜运输开通“绿色通道”,这降低了蔬菜运输过程中的流通成本。因此,批发市场的进场费、摊位费,零售市场的租金、管理费,超市的高额进场费就成了推涨菜价的重要推手。为此,北京市政府调控物价时,曾要求新发地等批发市场对卷心菜等几种大宗蔬菜,免除数百元进场费,以尽量降低蔬菜批发的成本。但随着今年物价上涨,房租、交通、学费都呈上涨势头,在城市卖菜的小菜商们生活成本增加,在没有其他收入保障的情况下,这些上涨的成本都被折算到菜价中,导致了“最后一公里”菜价上涨50%,甚至翻倍。 因此,从长远看,要想稳定一个城市的蔬菜和农产品市场,最终的解决办法是由政府引导农民逐步建立联合经营体,逐步实行有前瞻性的订单农业,并由政府在城市逐步建立一些带公益性质的农贸市场,在降低菜贩成本的基础上拉低最终菜价。只有推行“最后一公里”公益化,让城市自发生成的批发市场逐步变为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机构,才能从根本上取缔各种进场费用,降低流通成本。 2011年,国务院也下文要求各级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在政府没全面推行“菜篮子”公益化这种理想的流通方式之前,地方政府应向各级批发市场引入外部监管机构。毕竟,蔬菜维系着一个城市的消费命脉,要防止出现不符合市场规律和法治原则的现象。同时,严格监管目前普遍存在的进场费,防止进场费随意上涨,进而推高蔬菜价格。 (作者为本报经济新闻中心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