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恩霆 整理 2013年9月3日至13日,除去G20圣彼得堡峰会和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这两场多边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此行的重点——中亚四国之上。 作为近邻,中国与中亚唇齿相依;作为伙伴,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20多年来,双边关系迅速发展,中国与中亚五国全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古有著名的丝绸之路将彼此相连,今有铁路、公路和油气管道让我们相通。 当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战略构想时,整个中国和中亚都为之一振。站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再度把中国与中亚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人会在这条穿越时空的古道之上,绘出超越历史的更灿烂的画卷。
现实基础 中国-中亚战略伙伴关系 从习近平主席踏上中亚大地起,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高水平和战略性,就在一个个场景中呈现。 在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率10位副总理,在马雷机场迎接习近平,从机场到中土合作建设的“复兴”气田,1个多小时车程,沿途近10万民众身着盛装夹道欢迎。 在哈萨克斯坦,73岁的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提前半小时从圣彼得堡飞回,在机场迎接到访的习近平,并陪同前往下榻酒店。途中,两国元首谈起各自国家发展建设。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兴之所至,干脆叫停车队,邀请习近平信步走上大桥。 在乌兹别克斯坦,年过古稀的卡里莫夫总统亲赴机场迎接习近平。访问期间,卡里莫夫总统几乎全程陪同,参观时亲自为习近平主席细致讲解。 在吉尔吉斯斯坦,阿坦巴耶夫总统率政府总理、第一副总理等赴机场迎接。11日中午,阿坦巴耶夫在官邸设“家宴”款待习近平,总统夫人、孩子身着中式服装,热情迎接中国贵宾。 与其说是贵宾,不如说是老朋友。目前,中土、中吉关系分别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中哈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乌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至此,中国同中亚五国全面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在土库曼斯坦,中国梦同土方的“强盛富民”时代目标对接;在哈萨克斯坦,它同哈方的“2050年发展战略”呼应;在乌兹别克斯坦,它同乌方的“福利与繁荣年”规划共鸣;在吉尔吉斯斯坦,同吉方的“国家稳定发展战略”交汇。 发展需要 中国-中亚合作进入黄金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和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孙昌洪11日说,中亚国家独立20多年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更好、更多、更深地融入更广阔的国际社会,而不仅仅局限在中亚地区。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涵盖中国与中亚的合作,而且能与中亚国家一起更快融入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亚国家都是利好因素。 在目前的双边经贸数据中,中国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从建交初的4.6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60亿美元,是21年前的100倍。 “经济带建立后,中国与中亚之间不单是经贸往来,还包括很多制度安排、政府间协调。”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室主任吴宏伟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亚国家特殊地缘优势、充当东西方的桥梁作用的体现,中亚国家也可以此繁荣自身经济。 《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3)》报告显示,2012年中亚国家经济总体形势不如往年,经济增速普遍放缓,个别国家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意味着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将来的经贸合作会更加务实,是中国和中亚合作进入黄金期的体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孙力说。 构想延伸 未来可扩大至西亚和东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贾秀东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初始阶段主要涉及中国和中亚,但将来会逐步涵盖西亚、东欧等更广泛的地域,最终会形成东至中国、西至西欧的架构,并辐射中东、北非等地区。 “经济带目前已现雏形,例如,新欧亚大陆桥的贯通和油气管线的建设,使古丝绸之路经过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良好的经贸互补往来。”贾秀东说。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等资源,但基础设施和工业技术相对薄弱,而中国对这些资源有大量需求,并可以在技术转让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不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包括个别国家政局不稳、投资贸易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等。另外,目前还缺少一个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协调机制。对此,习近平提出,要在欧亚各国间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及加强民心相通。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要地,哈萨克斯坦完全赞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一再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支持这一构想。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克服困难、逐步推进的过程。”贾秀东说,经济带的成型将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安全带来广泛益处,最终会形成稳定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资料来源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