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简单的中秋更有滋味 |
老人过中秋,最怀念的是兔子王 |
| |
- 2013年09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18日晚上,在济南历山路一大型超市,各种礼盒装月饼开始买一送一。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
|
中秋节这几年已经渐失传统味,中秋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然而还有许多老人保留着传统的中秋过法。加之八项规定的影响,许多年轻人也开始回归,不再去饭店吃饭,而是在家里团圆。中秋,正在回归着它特有的传统味。 本报记者 陈玮
“儿子、侄子都会送月饼过来,每年都吃不完。”每到中秋,亲人们的团聚让73岁的老人魏永历很期待。作为一个老济南,小时候过的传统而简单的中秋节似乎更有乐趣和滋味。 “过团圆节,祭拜月神是小时候就有的习俗。”魏永历回忆,自己六七岁的时候,中秋节一大早,长辈们就把月神拿到香案上,前面摆放好梨等供品。“月神穿着宽袍,高发髻,供品提前几天准备好,为的是祈求团圆平安。” 除了祭拜月神,每家每户还会买兔子王,摆放在月神旁边。“上世纪40年代的济南,中秋节前两三天,大街小巷都是挑着担子卖兔子王的商贩。有的用纸做的,有的用泥做的,打鼓的,捣蒜的。”魏永历说,当时最盼着中秋节一过,小伙伴一拥而上,抓起案上的兔子王就玩起来。“兔子王是家家户户中秋节必备的,就一碗粥的价钱,穷人也能买得起。” “现在还有卖兔子王的,看见就想起小时候。”魏永历回忆,“小时候吃的酥皮月饼都是自己家做的。中秋节一早,大人们起床之后,就要忙活着准备面、馅子等材料。” 魏永历说,中秋前后,济南的大观园、新市场南岗子,还有北洋大戏院,都会很热闹。唱戏的、说书的、变戏法的,各种艺人带来丰富的娱乐节目,让人应接不暇。但最重要的还是跟亲人们吃团圆饭。“那时候所有在外地的亲人都会回来吃饭,边吃边在院子里看月亮,这是小伙伴最开心的时候,可以听大人们讲故事,还能猜谜语。” 最让魏永历印象深刻的是中秋节划船夜游大明湖。“有一次过中秋,吃完饭全家去大明湖划船,船前后都挂着灯笼,特别美。”魏永历说,有的直接把食盒拿到船上,边赏月边划船边吃团圆饭,又是另外一番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