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团圆饭,改在家里吃 |
老婆在家下厨,更有过节气氛 | |
- 2013年09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林媛媛 王若松
“别看不发福利了,但大家都倍感轻松,也省了不少钱。”说起今年中秋,80后市民小钟颇有感慨。记者发现,今年的中秋节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下,不仅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不少市民的过节方式和观念也在悄然变化,走动少了,在礼品的选择和团圆饭的吃法上也更加倾向于实用和节俭。 过节不用送礼, 省心又省钱 小钟是济南某机关单位的一名80后公务员,刚毕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他向记者坦言,往年自己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逢年过节送礼。 “别人过节,我们过关,本来就没啥积蓄,一到中秋节、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还得挖空心思考虑给单位领导送点儿什么好,确实是件挺愁人的事儿,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小钟说。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往年光是他和妻子工作上的关系,中秋要去“走动”的有近10家,每家300元保守估计算下来要花去他大约一个月的收入。“除了经济压力,选礼物也是一件费心的事。” 今年,小钟说这是他工作以来最轻松的一个中秋节,“既不用花钱买礼品,也不用担心领导不高兴。”不光如此,小钟说,现在连亲戚朋友之间也流行节俭过节,省了不少所谓的“礼尚往来”,这个节过得非常轻松。 放弃豪华装, 普通礼品袋表心意 几盒简装月饼、两箱牛奶……9月17日晚上,临近中秋节,济南历下大润发超市二楼,不少市民在挑选中秋过节回家的礼品。记者注意到,和往年不同,选择高档包装礼品的市民很少,多数市民购物车里的礼品,更倾向于节俭和实用。 在月饼销售区,记者驻足半小时观察发现,一种价值300多元的金色包装的月饼礼盒几乎无人问津,而几十元一提的简装月饼反而很受欢迎。一位促销员告诉记者,今年的销售情况跟去年差别很大。“去年送礼都选好看的,今年都选实在的。没想到中央的政策对老百姓消费也有影响力。” “买那么贵的华而不实,还是经济实用一些好。”正在选购礼品的张先生表示,现在政府提倡节俭,他也积极响应。“以前觉得买的礼品便宜了别人觉得不上档次,但要是大家的观念都悄然变了,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张先生说,他今年送礼也多选实用的东西。 出去吃饭既浪费 又没节日气氛 “中秋节就是要在家里吃团圆饭才有感觉,出去吃既浪费又没有节日气氛。”采访中,说起月圆夜必不可少的团圆饭,不少市民这样认为。9月16日至17日,记者在省城文化路、历山路、泺源大街等地随机询问了近20位路人,其中有14位表示将会在家吃团圆饭,其他几位则表示将会和亲朋好友外出就餐。 刘先生说,前几年中秋节他都是跟父母和岳父母一起在酒店吃饭,为了在双方父母面前有面子,他一般选择比较高档的酒店,一家7口吃顿饭一般都得千元左右。“今年两边老人都说要节俭,我打算和老婆在家下厨,感觉更有过节的气氛。” “我们准备出去撮一顿,已经在网上团购了一个6人餐,才139元,蛮划算的。”老家远在陕西的白领小吴告诉记者,其实不光中秋节,团购已经成为平时外出吃饭的一种习惯,价位低经济实惠的店面则是首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