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节是个家家团圆的日子,却有些人因为工作、学习等各种原因不能赶回家与亲人团聚。不管是心思细腻的慈母,还是堂堂七尺男儿,心里都有一份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是一种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本能和品质。正是有这样一种品质,他们将浓浓的思亲之情化作一份坚守的力量,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是坚守他们所认为的做人的良心。 本报记者 李超 张永香是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名护理员班长,2010年她来到福利院成为一名护理员,从此她就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了福利院孩子的身上。逢年过节她都和福利院的孩子们在一起,孩子们也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 把福利院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 “来福利院的孩子有的身体有残疾,有的是孤儿,这些孩子更需要关爱。”张永香说,入职第一天,看到福利院的孩子,她就下决心“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张永香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个15岁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很叛逆,不愿与人交流,对人充满敌意。张永香就把他带到菜地里,和他一边拔草一边聊天,渐渐地,那个孩子打开了心扉。张永香说,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变得很开朗。 三年的时间里,逢年过节,张永香都在福利院和孩子们一起度过。“这些孩子需要有人陪伴,和孩子们在一起过节,不能让他们觉得孤单。” 听到孩子叫妈妈,心里最满足 张永香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福利院里,对自己家庭和孩子却照顾不到,她的儿子曾说,张永香对福利院的孩子比对自己都好。 张永香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孩子们也深有体会。如今,福利院的孩子们都亲切的叫张永香“妈妈”。张永香说,听到孩子们叫她妈妈,这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她说,虽然不能照顾自己的儿子,但是福利院的孩子也是她自己的孩子。“我一直都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生怕这些孩子受到伤害,他们认我这个妈妈,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