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敬群 济南七十二名泉,有的名字相同,仅以方位区分,如珍珠泉、漱玉泉、芙蓉泉、煮糠泉,均以南北分之;蜜脂泉,则以东西别之。 1934年底,著名作家艾芜旅居济南三个多月,写下一组描写济南名胜风物的游记,其中有一篇《珍珠泉和黑虎泉》。他所说的珍珠泉在黑虎泉西面,城壕沟边,“用丈把长的石条,砌成五个小池。只有一个不住地冒出一串串的水泡来,上升速度极其迅速,仿佛一大锅刚要开沸的水一样……冒出的水泡作淡银灰色和淡蓝色两种,在碧水中上升的时候,非常好看,有的大如龙眼,有的小似樱桃,叫做珍珠泉,实是名不虚传的。”艾芜所写的,实际是南珍珠泉。 元代著名地理学家于钦的《齐乘》一书转引了金代《名泉碑》内容,碑文记载:“曰南珍珠,铁佛巷东。”铁佛巷因宋代所建的铁佛庵而名,是司里街西部往北通达下河沿的一条南北小巷,以后改叫水胡同。“泉在铁佛庵东,甃石为方沼,深不及三尺,石发粉敷。泉自石底涌出,如摩尼串串,日光激射,晃漾夺目。”上面所说的摩尼,是指佛教的摩尼宝珠。可见此泉的神奇和人们对它的喜爱、尊崇之情。 清代文士管世铭在《城南诸泉记》一文中记载,南门桥东有南珍珠泉,“珍珠泉有二,其一旧在抚署内。此泉故别以‘南’字。甃石为池,深可五六尺,清澈见底。泉自沙际,达于水面,如万斛珠玑,霏霏不绝。”清代诗人徐子威赞曰:“风回池面破苍烟,涌出珍珠万颗圆。”南珍珠泉名不虚传,北珍珠泉更脍炙人口。 金代《名泉碑》有记:“曰北珍珠,白云楼前。”正如明代诗人晏璧所咏:“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白云楼始建于元代初年,为山东行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后封“济南公”的张荣所建。此楼在珍珠泉南岸,巍峨壮观,北观明湖碧波,南望佛山青峰,尤其雪后初霁,四野晴光如画,遂以“白云雪霁”之名被列为“历下八景”之一。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白云楼赋》,便有“上有浮云容与卧苍狗,下有惊湍澎湃奔流霞”的名句传世。北珍珠泉一向为豪门王府衙署所占据。元代初期,珍珠泉大院是“济南公”张荣的私人宅第,俗称“张舍人园子”;明代德王朱见潾又将其扩建为德藩王宫,习称德王府;清代改建为山东巡抚衙门;民国又变身为督军署和省政府驻地。此泉深藏侯门,却久负盛名,历代文人骚客写下无数赞颂诗文。金代雷渊《济南珍珠泉》有“大地万宝藏,玄冥不敢私。抉开青玉罅,浑浑流珠玑。轻明疑夜光,洁白真摩尼。风吹忽脱串,日射俄生辉”的描摹;清代蒲松龄《珍珠泉抚院观风》有“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的咏唱。清代文人王昶《游珍珠泉记》说得极为形象:“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已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清代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南巡时,驻跸珍珠泉畔,也都忍不住诗兴大发,留下篇什。百章千句,当数明代本邑诗人边贡“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最具穿透力。 总的说起来,北珍珠泉为权贵之泉、府衙之泉,老百姓难得一见。南珍珠泉才是老百姓的泉,挑而饮之,洗而浣之,须臾不可离之。南珍珠泉先后有四池、五池、三池之变,到了今天,竟成一池,并且名字也变成了五莲泉。白云苍狗,沧海桑田,谁能想象南珍珠泉这样一个历史名泉的无端消失? 南漱玉泉在今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前,李清照故居坐落于此。据说,易安居士的传世之作《漱玉集》即取名于该泉。明代诗人晏璧《南漱玉泉》一诗有“月照波心清可鉴,岂无湘女解裙裾”的诗句,形容该泉清澈可人。北漱玉泉原在后营坊街119号(水潮庵,又名金地院)院内,泉水静静溢出,相伴经声佛号,显见比南漱玉泉冷清不少。而今,寺庙拆除,北漱玉泉被埋于地下,难寻影踪。 “一池新绿芙蓉水”,清代诗人董芸的诗句说的是芙蓉泉,该泉位于芙蓉街69号院内。《齐乘》记载:“曰芙蓉,姜家亭前”。当时,濯缨湖水面浩荡,芙蓉(荷花)盛开,映得左近的泉水如扮红妆,故泉名芙蓉,街亦因袭此称。而在芙蓉泉北面的岱宗街,还有一眼北芙蓉泉。此泉位于明代所建的碧霞宫(俗称娘娘庙)东,清代所建的水官庙前。那时,这一带为湖畔湿地,芦苇丛生,莲荷摇曳于芙蓉池,池东的泉亦以芙蓉名之。因南面的芙蓉街早有芙蓉泉在,所以此泉遂称北芙蓉。上世纪五十年代,娘娘庙成了岱宗街小学本部,水官庙成了岱宗街小学的分校,也就是低年级部。我那时在这里读书,每天上学、放学都路过北芙蓉泉。只记得泉水极清冽,串串水泡悠然上升,直至鼓破水面,来此挑水的人络绎不绝。前几年,偶在尹君的《济南名泉考》一文中看到:“北芙蓉泉,岱宗街24号院内,已填埋建厕所。”呜呼,我的梦绕萦回的北芙蓉泉,你的命运让我无语。 南北相望,这一对对泉像孪生姐妹,是名泉家族的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