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赴苏州学习,每天刺绣十多个小时不觉累 |
下岗女工“绣”出美丽事业 |
| |
- 2013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济宁9月24日讯(见习记者 孟杰) 继统一配备流动车后,任城区金城街道新华农贸市场24日又为工作人员统一定制了白大褂,使市场的整体形象又得到明显提升了。 24日,记者在新华农贸市场临时疏导点看到,几位身着统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调整自己的流动车辆,使他们整齐划一。据摊点工作人员介绍,服装是早就定制好的,现在大家都穿上统一整洁的“制服”,整个市场的档次立马就提升了。 当日上午,金城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来到新华农贸市场,对熟食区每辆流动车都进行了检查。记者看到流动车前方均有一个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信息公示,下面除了各项制度外,还张贴着食品流通许可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和工商监管人员等四项内容。 据任城区工商局副局长李新华介绍,该市场按照规定经过前期的“划行规市”管理后,已初步符合标准,现在主要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使其更加规范。由于市场面积的原因,他们设置了临时疏导点,使熟食、水果和早餐有了自己的“地盘”。“熟食区一共有21家摊点,我们早前就丈量了疏导点的面积,然后统一摊点的数量,拟定了每辆流动车的尺寸,然后统一投入使用,明天他们还将穿上统一定做的崭新的工作服。”李新华说。 统一白大褂,统一流动车 新华农贸市场换新貌 本报济宁9月24日讯(记者 范少伟 实习生 杨欣) 贵和苑小区物业办公室二楼,是刘娟圣绣工作室,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学后,就在这里绣花,直到晚上六七点钟,基本上没有间断过。今年46岁的刘娟,从十三四岁开始学习手工刺绣,经历下岗、学习、创业的历程,如今已成为一名职业刺绣人。 刘娟刺绣作品又称“圣绣”,这是她在济宁市工商局注册的商标。如果没人打扰,她在工作室里能绣到晚上六七点。细密的针脚,暗淡分明的线条,一副牡丹图在刘文娟的飞针走线下变得活灵活现,如此精妙细致的刺绣是刘娟30多年不断学习和练习的成果。 24日上午,记者在刘娟的工作室见到了她。“最多一天绣十二三小时,从没感觉到累,没想过一幅作品用多少种线,用多少针,只想着把它绣得更完美些。”刘娟告诉记者,最初接触刺绣作品是十二三岁时在邻居新房的枕头上。“那鸳鸯绣的特别漂亮,当时就印在我脑子里了。”回忆起刚接触刺绣的情景,刘娟说,鞋垫、毛巾、床罩上都有绣花,看着特别漂亮,自己就想学。没有老师,就买来针线自己绣,刚开始把绣布缠成一团,后来看到别人用圆圈撑着,买回来用上之后好了许多。只要看到有人绣花,站在旁边就拔不动腿,记下绣花的走针样法后,回到家立马在纸上记下来。 1987年前后,那时苏州刺绣在济宁刚刚兴起,刘娟在百货大楼看到销售的作品后,被深深吸引,得知江苏是刺绣的发源地后,随后她利用放假时间去了苏州。到苏州后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刺绣,刘娟认为这才是她真正想来的地方,立刻决定在当地拜师学艺,把身上仅有的2000块钱当作学费,直到假期结束才回家。 2001年,刘娟所在的济宁市啤酒厂破产倒闭,刘娟没有像其他同事一样怨天尤人,而是投入更多的精力练习刺绣。“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多人认可,也希望更多人看到这种民间艺术的价值。”刘娟告诉记者,如今她的作品已注册商标,已列入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娟认真地刺绣。本报记者 范少伟 摄 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