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改造是必要的,但如果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规划朝令夕改,那代价无疑将是城市历史和特色的湮灭。“大拆大建”不仅出现在昆明,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少走这样的弯路,值得许多地方思考。 本报评论员 赵丽 据《云南日报》报道,前段时间,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昆明一次公开会议上,提出昆明城市规划建设的六点反思,认为昆明“大拆大建”等做法是对历史文化的毁灭性打击。 城市更新改造是必要的,但如果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规划朝令夕改,简单推倒重建,那代价无疑将是城市历史和特色的湮灭,如同狗熊掰棒子,不停折腾却两手空空,秦光荣的话正是针对这种现象。实际上,“大拆大建”不仅出现在昆明,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少走这样的弯路,值得许多地方思考。 城市的独特风貌和特色景观,是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是城市辨识度和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城乡建设大规模急速开展,在不少地方,旧城被一拆了之,代之以追求“洋、大、高”的新城。在此过程中,原有的城市特色消失殆尽,新城建设又呈现单调的标准化样式,照搬照抄、千篇一律、失去灵魂、毫无个性。 应该说,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如今城市建设理念正逐渐提升,一个个反面教材也足以使人警醒,但为何“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仍有市场?大而言之,是城市规划建设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应有的文化视野。从另一方面来看,主政者的态度也是重要原因。 种种拆建,与地方政府拿土地换GDP,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关系密切。在现有体制下,地方既有经济发展的冲动,又有政绩考核的压力,一些地方官员在“任期内见效益”思想的鼓动下,将“卖地”、“造楼”作为主抓项目,一味强调速度和规模,无心进行长远经营。此外,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时有出现。城建是百年大计,本应科学规划、依法决策,但在一些地方却奉行“长官意志”,重人治轻法治。这固然可能强力推动城市面貌改变,但也易导致规划缺乏延续性,由此出现城市定位摇摆甚至换了“一把手”思路就大调整的现象。 建设方向一旦走偏,将对城市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有的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一旦被毁掉了,根本没法重建。“大拆大建”因此格外让人忧虑,当务之急是维护规划的刚性。城市规划的制定,需要尊重市民的意见,听取各领域专家的建议,规划一旦确定,绝不能随意变更。尤其是地方主政者,更得尊重规划的严肃性,城市建设有自己的轨迹,如果因个人的愿望和偏好而频频“急转弯”,那很可能是城市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