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13日讯(记者 董传同) 13日,是农历的重阳节,也是我国第一个法定“老年节”。记者调查发现,多数老人没把“老年节”当回事,稍重视的家庭陪老人吃顿饭就算过节了。 13日中午,在德兴路一家饭店,带父母前来吃饭的张先生发现,饭店里吃饭的老年人要比往常多一些,而且多由中年人陪同。张先生说,今天正好是周日,想起是重阳节,也不知道怎么过,就带老人出来吃顿饭表达心意。没想到饭店里还有和他想法类似的人。 “还向往常一样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都知道13日是重阳节,但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节日来过。在长河公园歇脚的八里庄村民刘女士说,现在生活好了,天天都过节,重阳节既没有收到礼物,也没有准备给自己过。她也没有听说有邻居会专门过个重阳节。 杨庄小区的刘老先生说,父亲节、母亲节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到给父母送礼物,但是重阳节送礼物的却很少。另外一个问题是,现在想过老年节也不知道怎么过,德州没有什么具体的风俗。如果想过节,吃顿好饭就行。 天华家园的宋老先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过春节知道放放鞭炮、看看花灯等等,重阳节没见过别人怎么过,自己也没有什么主意,和平时一样玩一样吃饭。孩子们也没有给他过节。但他觉得,只要孩子孝顺,过不过节无所谓,天天都是节日。 而记者调查的青年人当中,有个别人根本不知道13日是重阳节或老年节,知道的人也并没有作出什么特别的安排,不会因此特别向父母问候。青年人的疑惑和老年人类似,就是不知道如何过节,不了解有什么风俗。 “这个周末,老年人穿的羊毛衫销量不错,很多年轻人越来越重视重阳节了。”对过节最为热心的是商家,不少商场、旅行社推出了针对重阳节的活动。但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比往年情况要好,但目前重阳节经济仍处于培育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