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本报记者 马云云
28日,济南大学大三女生凌甜(化名)给省内101所高校校长寄出了挂号信,呼吁大学校园扩建女厕,以解决女大学生在校园里如厕难的问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她表示自己就经常遇到类似的尴尬。之所以这么做,是想为跟自己类似的大学女生群体争取一点权益。 一个尚在校园的女孩子,做这么一件常人羞于启齿的事情,的确有诸多不便。她能调动的资源太少,只能央求自己在其他学校的同学帮忙,有时候还得自己跑到男厕“搞调查”。她费了不少功夫、受了一些白眼,写下的信件仍显得稚嫩,而且,也许等不来应有的回应。 提起跑腿、写信这些“笨办法”,凌甜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堪。她也不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只希望自己的举动能引起校长们的重视,在必要时发挥些许作用,那就足够了。“做公益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一些小事也能帮助到更多人。” 提起“公益”,很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往往是那些博爱无私、扶危济困的英模人物。但如凌甜这样,从自身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并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做法,同样展现着可贵的公益精神。她没有太多的资源,也没有响亮的名声,更没法拿出财物来赈济别人,但她踏踏实实地跑过几十个学校,印证了自己的判断。在那些写给校长的信纸上,虽然署的只是她自己的名字,反映的却是更多女孩共同面对的难题。 公益,有时候并不需要宏大的主题,也不一定时时刻刻秉持厚重的悲悯。对于普通人而言,眼里看到他人有困难时不要刻意走开,想着是否能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足够了。 (作者为本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