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丛书莹 76岁的孙明芳是恒联小区的居民,谈起供暖,她说,自己有很多话想说,自家往年都是烧炭供暖,在她的再三努力下,小区在去年好不容易结束了30年不集体供暖的日子,但是供暖温度却不高。 一直期待集体供暖 “恒联小区建于1973年,现在有222户居民,因为建设之初没有安装供暖管道,所以到了供暖季,都是居民自己弄炉子取暖。”孙明芳说,作为老小区,没有暖气管道,恒联小区已经30多年没有享受过集体供暖的生活。老人在冬天是最需要供暖的,在冬天,钱多的人家就用空调供暖,但是钱多的人家毕竟少,大部分老人冬天买炭烧,有的买300块钱的炭,根本烧不了一个月,其他的时候就得冻着。 孙明芳说,一到冬天,楼道里就会堆满炭和碎木头,居民上下楼也不方便。有的住户烧炭的时候因为家里不通风,会引起中毒现象。有的老人住在三楼,行动不方便,买的炭都运不上去。 到了冬天,孙明芳就要提前去买炭,然后一点一点搬到三楼。烧炭取暖,屋子里到处飘粉尘,空气不干净。再者就是得时时刻刻想着续炭,有时,晚上炭烧完了,睡着睡着会冻醒。孙明芳说自己70多岁了,往楼上搬炭越来越吃力。但是吃力也要慢慢搬,不然就得冻着。 “在家烧炉子,一是不卫生,二是不安全,我们都盼望啥时候才能集体供暖?”孙明芳说,小孩子自己在家,大人就不放心,生怕小孩动了炉子,威胁人身安全。 她退休后,主动请缨做了小区楼长。因为自己深受烧炭的麻烦,特别想帮着小区居民,争取集体供暖。孙明芳说,她为了集体供暖,不知跑了多少腿,前年本可以安装供暖管道,但是因为要从较远的距离接通管道,价格昂贵,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所以就没安成。 去年她又找到了一家热力公司,经过协商,这家热力公司决定帮助他们进行小区管道改造,孙明芳和小区的一些居民终于过上了有暖气的日子。 有了暖气但温度只有12度 “去年的这个时侯,我们终于供上了暖,看着崭新的暖气片,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孙明芳说,大家一提起有暖气了,心里都很高兴。但是供暖了,家里的温度却不高,还没有自己烧炉子的温度高。烧炉子的时候,屋子里的温度还能到16-18度,但是暖气供热后,屋子里只有12-13度。 在屋子里,穿着棉袄和羽绒服,但是还手脚冰凉。因为觉得有了暖气,她把自己家的炉子都撤了。所以也不能再烧炭。去年家里又添置了电热毯和暖手宝,热水袋。 “在家里,干着家务还好一点。只要坐在沙发上一小会,立马感觉身上凉嗖嗖的。”孙明芳说,就算挨着暖气片坐着,也不行。暖气片都是温温的。家里一直也不热,冻的一家人都感冒了,在家里穿的跟外面一样多,摸哪都是冰凉。她在家里的时间最长,感受最深。 孙明芳说,去年虽然供上了暖,但是温度不高,所以整个冬天都没过好。她记得最冷的那几天,她把家里能取暖的东西都用上了。晚上早早就上床睡觉了。家里的孩子在家写作业,也得穿着羽绒服,有时候写着写着,手就冷了。 孙明芳说,小区里只有4号楼居民家里的温度很高。其他的都不行,今年为了能把温度提上去,她又找到了热力公司。得知,因为小区并不是所有的住户都供暖,如果一个楼上都供的话温度会高点,但是她所在楼,有的供有的不供,这样就会导致温度降低。 孙明芳说,就盼望着今年能温度高点,过个好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