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评论员 李康宁 曾因发帖被刑拘的甘肃张家川县15岁少年杨某,再次遭受了打击。18日一早,他所就读的学校以各方面压力太大为由,禁止他进入教室。当日甘肃省教育厅做出回应,称已责成天水市教育局立即核查,保证杨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对于公众而言,杨某的另一个名字更加为公众所熟知,那就是“鼠标少年”。这个只有15岁的初中生,在今年9月因为发微博质疑当地一非正常死亡事件,而遭到了当地警方的刑拘,后改为行政拘留。被释放后,他于10月底选择转学到天水市,但新的学校生活只持续了二十天。 关于杨某退学的原因,校方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只是说校方“压力太大”。如此含糊其辞的解释,显然难以服众。 于理来说,杨某属于未成年人,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而校方一句“压力太大”便将杨某拒之门外,首先在程序上就站不住脚。于情来说,将杨某从舆论漩涡中搭救出来,给他一个安静的教育环境,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任务。有了所谓的“压力”,就把一个孩子拒之门外,实在是有悖于师德。 也许,我们更应该追问一下,究竟是什么样的压力让校方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这或许才是事情的关键所在。不久之前,杨某及其代理律师向当地检察院控告该县公安局涉嫌刑讯逼供,后来又向公安局提交了请求撤销行政拘留决定的复议书。这一连串的动作,也许让当地一些人感受到了压力,不过此“压力”与校方所说的“压力”是否有密切的联系,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即便杨某之前的行为确有过错之处,但被警方拘留处理之后,他已经付出相应的代价。被释放之后,无论接受教育还是提起控告,都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利。因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就让他没书可读,是对法治精神的一种践踏。如果这种“压力”也能成气候,那么公众心头的“压力”只会越来越重。
| |